王芳
摘 要: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課教學中的一大重要目標,不僅是提高分數的重要一步,也是為日后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為解析題目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科,語文閱讀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無論是老師之間進行學術交流或者是學習方法的探討,語文閱讀都是必經的環節。就如何完成小學語文閱讀的重要目標提出幾點意見,以期能夠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更加蓬勃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目標;方法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一環,它的作用和教學任務都非常多,它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連貫性,并且對其他學科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不僅要提高閱讀能力,還要通過訓練閱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小學生的交流能力。完成閱讀教學的各個目標也需要具有一定創新的方法,不能延續傳統的教育方法。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對每一個教學任務做到對癥下藥,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采用多元化教學
小學生在入學后和上學前班時已經具備一些閱讀能力,因為年齡的原因和接觸閱讀較少,導致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偏低,在學生不具備提高閱讀能力的情況,因此,小學教師應采用積極正確的方法來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初期,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來開展自己的教學任務,結合生活中大部分的事例進行生動教學,為以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奠定基礎。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書籍的興趣是遠遠不如觀看動畫的興趣的,所以我們可以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初級階段,用視頻來刺激學生進行閱讀。在課前,由于學生的自律性較差,很多學生難以在上課時立刻集中精神,有很多時間都被零效率使用,導致學生學習閱讀效果差,上述的做法也可以集中學生閱讀前的精神,注意學生注意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些描述大自然和敘述性的文章時,像《珍珠鳥》《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等,這些文章由于篇幅較長,較難理解,教師可以在將課本閱讀之前先放一些關于文章的視頻,無論是紀錄片還是動畫片,在播放珍珠鳥和司馬遷發憤的時候,都能將學生迅速帶入情境,了解即將要閱讀的文章的大意,并且能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擺脫平時較為懶散的精神狀態,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生接觸閱讀的開始就讓他愛上閱讀。
二、讓學生主動參與,采用小組化教學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很多事情缺乏自律性,需要監督者的存在,而老師作為一個班的負責人,任務較多,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學生,這就要求每個班級進行分組教學閱讀,如果班級統一閱讀做題,很多學生就無法參與到閱讀中來,就會產生掉隊現象。我在閱讀課實際教學中將全班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每次做完閱讀要求小組長來監督組內成員進行自己想法的敘述,并及時總結自己組內的閱讀問題及時進行反饋。每次小組內學習完畢后,上課的時候由老師對學生進行隨機抽取來講解自己的閱讀想法,提高每個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普羅米修斯盜火》這課,我在對這篇文章進行教學的時候,除了解決課后閱讀問題外,在備課中也要想好一些主觀性較強的題目,讓問題的答案多樣化,對學生的想法進行收集,可以在課上的背景資料給同學進行展示。比如,提問學生你最喜歡文中的誰,并結合給出的材料說出原因或者你對于普羅米修斯的壯舉有何感想?能夠總結出哪些我們應該學習的品質?以“英雄”題為例,我將全班學生按想法分組,每組是一個小隊,對心目中的英雄結合案例進行陳述,搞一個小型的辯論賽,讓閱讀充滿競技性,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較量心理,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學生閱讀效率,采用科學化教學
很多學生在老師講課后,雖然喜歡上了閱讀,但是由于缺乏正確科學的閱讀方法,導致閱讀時沒能有效地提取到關鍵性語句,這會使得學生養成泛讀濫讀的學習方法,這對于以后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應介紹科學化的解題方法、好的閱讀思路,最好能用例題進行講解,這相比于用閱讀原文進行空講和泛講更能讓學生明白如何規范自己的閱讀方法。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學習中,有很多同步練習,我們舉個常見題型的例子,比如:這個語句的含義是什么?很多學生在沒有經過科學化培訓的時候就是憑著自己的主觀意志進行答題,這就導致了答題思路混亂,想一點寫一點,總結不全面或者用詞不當,會導致判卷老師找不到給分點。而我們規范化科學化后,這道題就應該分別從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兩方面進行解答,表層含義就是這個詞語原本的意思,深層含義就是要結合語境答出含義,如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成績就會手到擒來。
總之,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先要培養的是閱讀興趣,建立對閱讀的認知和自己的思考分析,其次要有方法,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培養所有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最后通過科學的方法將閱讀定型,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閱讀知識,這對學生閱讀的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