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貴卿
摘要:初中時期是學生身心成長發展的關鍵階段,班主任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管理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重點分析初中班主任工作者常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幾點解決辦法,以供同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時期;班主任工作;思考;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10-01
1.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1.1?學生進入青春期,具有叛逆心理。初中學生的年齡大多處于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學生剛進入青春期,具有一定的獨立意識后渴望擺脫父母和老師的管束,想用自己的思想指導行為,逆反心理比較嚴重。但由于這個時期的初中生身體和心里并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思想和行為還存在一些誤區,特別是那些基礎差、對學習喪失興趣的學生,他們對學習、對老師都抱有十分強烈的抵觸情緒,加上受到多元價值觀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們無法對這些不同的觀念進行有效的判別,受不良社會風氣的熏陶,導致其做出一些有損學生身份的行為,比如抽煙、打架、酗酒等,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1.2?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隨著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加上不少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學生的生活都過得比較舒服和優越,所以潛意識里面認為學習不重要,即使不努力學習生活狀況也不會受到影響。關于考個重點學校的問題,他們直觀認為那是未來的事,現在不用著急。在極度缺乏學習意愿和動力的前提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逐漸喪失。綜合來看,學生缺乏自主能力主要表現為依賴老師、得過且過并且喪失學習熱情,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自主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沒有意義。
1.3?學生缺乏集體主義感。學生長期生活在班級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要明確自己是其中的一員,熱愛和關心集體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集體利益,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努力做到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形成強大的合力,從而使得整個班集體更具有向心力和競爭力。現在的初中生,在家里大多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和看法,這就導致他們在班級體中習慣我行我素,缺乏班級集體榮譽感。
2.針對初中班主任遇到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2.1?強化學生心理建設。初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的日常管理者,要也別注重每位學生的個性行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一旦發生錯誤的行為要果斷制止,了解學生心理情況可以發揮家訪的作用,因為很多有心理陰影的學生,家庭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班主任可以經常和這類學生談心,幫助其打開心結。同時,班主任也要正確看待學生的逆反心理,用平和的態度處理問題并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傾聽其內心深處的想法,幫助其減輕心理負擔,讓學生覺得自己并不是被老師放棄的那類人。
2.2?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首先,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意義是什么,讓那些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會給他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其次,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調動其對于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初期階段教師可以為其設定較低的學習目標,一點一點進步。同時,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通過加入更多趣味性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用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2.3?讓學生擁有團隊意識。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教育的手段,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主題班會上,以集體主義為核心,以思想養成教育為目的,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著手,群策群力、互相幫助、團結向上,從而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班會活動中,可以通過邀請同學講故事的方式,比如《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這樣的文章啟發學生,一滴水的壽命是短暫的,但是由無數滴水匯成的河流與海洋是生生不息的,這不正像我們每一個個體和班級之間的關系一樣嗎。其次,可以通過建立班級組織機構來培養學生自覺履行義務的喜歡,班級有了健全的組織機構、管理內容和方法之后,學生在管理和被管理的狀態下會更加清楚自身的責任,比如班長作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就應該全面監督班集體中的各項事務,學習委員要有強烈的努力學習的意識,并且積極幫助班上的后進生,勞動委員則應熱情勞動,保證班級清潔衛生的同時督促同學們做好值日工作……當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責任之后,履行義務的過程中學生的集體意識就隨之培養起來了。
3.結論
綜上所述,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學會審時度勢,與時俱進,針對當下初中學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項問題,采用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并運用新的思路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新時期的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薛鑫峰.新課改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成才之路,2015(15):88-91.
[2]?周勝高.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6(15):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