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芬
摘要:本文從多個方面介紹了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高中語文的興趣,即要使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動機、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采取創新化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興趣;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86-01
新課改明確要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成了教育工作者廣泛關注的話題,高考中語文是很重要的學科之一,學生在上語文課時總是積極性不高,總感覺沒有數理化有趣,很多學生是為了考學而學習語文,這樣就很難學好語文,學生能否對語文的學習產生興趣,與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方式和教學實踐密切相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要位置,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知識。
1.明確語文學習動機
許多學生對為何學習語文不明就里,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自己沒有具體的要求。只有讓學生真正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意義,才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一方面,要從宏觀上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是我們中華民族天經地義的義務,漢字承載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在面對轟轟烈烈的全球化之時,漢字文化更面臨著外語的入侵,甚至,伴隨著網絡的發展,傳統漢語文化已經遭到嚴重侵蝕。其次,語文對于今后的各項工作、事業都會有較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要從微觀上說服學生。語文對一個人的氣質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即使是以后談戀愛能“口占”一詩也許就會成為你成功的一塊砝碼。有的時候錯別字無關大局,有的時候卻能導致戰爭的失敗。例如,民國時期馮、閻、蔣中原會戰時,電報錯將“沁陽”與“泌陽”混淆,導致了戰爭的失敗。當學生深度明白了語文的重要性后,也自然就會對語文學習產生較厚的興趣。
2.師生之間互位教學培養學生課上興趣
現在我們國家高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有些地區還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是現在普遍存在的教學方式,老師填鴨式的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能夠最大化的接受知識,其實質還是淘汰教育、應試教育,與現在國家的大教育形勢是相背離的。所以要進行新課程改革,再此基礎上,對教育者受教育者都要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老師要在更大程度上調動受教育者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受教育者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通過受教育者的主動學習,達到互動的目的。為了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老師可以每周拿出兩至三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參與講課環節,老師可以將閱讀課文這樣的內容交給學生講。同樣要求學生能夠讀懂教材并備課,寫出教案,學生帶著這樣的目的,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潛能,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辛苦,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同時可以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通過讓學生參與授課過程,讓中學生們能做到心到、口到,同時對整篇課文的結構、思想內容、寫作特點,都有一個詳細的了解,聽課的學生也會有意識的站在講課人的角度去評價授課結果的好與壞,而不是古典教育授課方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作用。
3.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輔助課堂教學的先進教學手段。在當今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以把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動靜結合的形式、圖文并茂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知識,從中受到感染,從而使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例如,在學習《裝在套子里的人》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套中人“別里科夫”有一個形象、直觀的感受,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手段,設計制作別里科夫肖像動作分解表演:拿永不離身的雨傘,穿雨鞋棉大衣,在豎起的衣領藏臉,永遠頭戴帽子,眼戴黑眼鏡,邊走邊往一個灰色套子里放著筆,不時東張西望,還配上與環境協調的音樂。學生看到之后對別里科夫有了形象的認識,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靈活處理教材內容
如果我們語文老師去想方設法地、千方百計地設計、上好每一堂課,力爭將自己的課新穎、精巧地設計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將語文課堂演繹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識的迷宮”,使學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絢爛多姿的語言藝術和課堂設計里而樂不思“蜀”、樂不思歸、樂而忘憂。這樣的語文課,誰又能否認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語文課呢?
結語
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知識探究的動力。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做到“寓教于樂”,真正實現學生的“愛學”“樂學”。只要學生產生了學習的興趣,把學習當今一件快樂的事情,他們就會產生探究知識的力量,在語文學習之路上就會不斷前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成為社會建設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袁友紅.情感教育與高中語文學習興趣的實證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2]?張洪安.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3]?李瀟.高中生語文學習動力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4]?何玉華.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調查研究以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