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龍
摘要: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環節,閱讀能力,是學好其他各門學科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學修養,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耐心、細心地引導學生拓展閱讀空間,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長期堅持,讓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92-01
俗話說:“開卷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腹有詩書氣自華”等,這其中都強調了讀書的意義重大。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環節,閱讀能力,是學好其他各門學科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學修養,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1.重視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都知道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要求他們讀每篇課文都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奏、讀出感情。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讀得正確,讀得流利,讀出感情。
如《釣魚的啟示》一文中有一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鯰在銀色月光下輕輕翕動著。”有些同學讀出驚奇的語氣,有些同學讀出得意的語氣……我尊重學生的感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讀這些內容,然后才是怎樣讀好的問題。如要求孩子們在讀中找出不會讀的詞語;讀準詞語的音,讀通課文,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訴老師,以便順學而導;讀流利課文;讀中體會文章的標點符號、詞語、句子表達的效果,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讀中發現文章重點段落的構段方法;讀中揣摩文章寫作的順序……只有把讀和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等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從大量的讀中感悟到語言的點點滴滴的妙用。
2.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產生感悟,必然會帶濃重的個性化傾向。同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學過的課程一樣,但由于經歷上的差別,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個體的心理差異,因此所體現出來的“閱讀體驗”也是千差萬別的。每一位學生閱讀時有著自己注重的焦點。如有的想印證自己預想的結果,側重于情節的發展;有的則僅是獵奇,關注是否能獲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對閱讀的方方面面都有興趣。作為教師首先應該保護好這寶貴的積極性,對學生這一傾向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理解。“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個讀者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首詩,體會也不會完全一樣。“如,”碧玉妝成一樹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為質地純正的綠寶石,也可以理解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學生在情緒、興趣、注意、思維諸多方面存在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在傳授學法時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表述出來,從而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3.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于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有位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后,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教師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師接著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由于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總之,小學生的意志正處于逐步形成發展時期,他們往往缺乏堅持閱讀的恒心,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有耐心的引導學生擴展閱讀空間,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長期堅持,讓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真真切切的體會到語文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