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壽青
摘要: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而農村小學教學更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中國二元化發展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在新課改背景下,即使無法完全消除這種差距,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也必須努力縮小這種差距,讓它隨著經濟平衡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小。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語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結合農村現有環境下,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上一個臺階,值得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農村;教學方法
一、 引言
近些年以來,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成為了教育部十分關注的問題,相應的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旨在改善農村小學的辦學質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小學的教職工們不斷地努力,農村小學教學已經與往日大有不同,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更是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二、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育的最開始階段,可謂建筑的地基,相當重要。學校語文教育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還影響小學生對其他課程的學習和發展。農村小學教育的基礎依然很薄弱,尤其是最為重要的師資力量、學校教育硬件設施都是問題,幾乎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 農村小學語文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我們所說的農村小學語文老師的師資力量不僅僅是數量上的絕對弱勢,更是素質上的參差不齊。在農村的大多數小學里,更多的是一人身兼數職,真是十八般武藝都要會,才能讓一個可能連桌椅板凳都不齊全的教室里,多幾個孩子來上課。誠然,這些人也是有認真工作的,但是畢竟能力有限,難免誤人子弟。這就勢必導致小學語文基礎的不牢靠,更加無法讓小學生們得到真正的文學素養的灌溉和培養,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上,打開一個孩子的視野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啟蒙教育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孩子們對學習感興趣,對農村之外的廣闊天地感興趣。語文課本就是為他們打開世界的一個小窗戶,只有優秀的語文老師才能放棄照本宣科,而是真正讓孩子從識字開始就認識自我和世界的距離。
(二)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老舊單一
如果說,新課改之下,全國刮起了各種開放式、互動式、信息化教學的新模式之風,那么猶如農村的經濟和城市差了幾十年的這道鴻溝,導致教育新風始終停留在農村教育體制之外。老師們依然用最老舊的填鴨式教學在三尺講臺上誨人不倦。農村的語文老師少有很多城市里才有的硬件措施,還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城市的小學生對著電腦、多媒體在學習如何將一篇作文描寫的惟妙惟肖的時候,農村的孩子們只能看著黑板去想象一篇具有豐富內容的作文如何可以和更多的色彩進行無縫對接;當城市里的小學生在影院里看完一部教育意義深刻的影片在課堂上進行激烈的發言討論的時候,農村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只有呆板的拼音和生詞。一遍又一遍,抄寫、背誦。
三、 探究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方法
教育的宗旨本來是一視同仁,無奈很多情況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只能最大限度的讓這種差距變小,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方法,更需要我們盡自己所能,讓農村孩子們即使和城市孩子不一樣的學習環境也可以因為教學方法的創新,盡力減小之間的差距。
(一) 完善學校硬件配比,提高教學質量
不能做到城市學校的機房,或每個教室都裝有多媒體,農村小學至少也要有多媒體設備,讓農村的小學生們多一個看看外面世界的窗戶。盡管全國人民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目前還無法實現所有農村小學都配備互聯網教學的設施。這個需要學校管理者努力,而我們的語文老師可以利用手機投影燈多種方式,讓學生開始一個不一樣的課堂,在語文課上,農村小學生也可以通過可視化學習,通過多媒體,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讓語文知識不再枯燥的只是生詞拼音的組合。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精神,讓小學生的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提高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對語文、對中華文化的感情,為將來的學習打好牢固的基礎。
(二) 結合農村的有利環境,設置情景教學
如果說農村小學教育與城市比較還有它得天獨厚的一個優點,就是廣大農村優美的自然環境了。小學語文老師完全可以將學習中的場景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來,例如“春江水暖鴨先知”,在城市小朋友的認知里不會比農村小朋友更加真切了。農村賦予了農村孩子天真爛漫的性格,也為他們的樸實無華提供了最多的養分。將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文章情景轉移到現實生活里,更能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真切感,還能加深自己對家鄉的認同感,提高他們對家鄉的感情。更可以成為孩子們寫作的最佳素材,有什么能比大自然更豐富,因此老師的合理引導和積極調動顯得特別重要。只有將不利轉化為有利,才能讓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從困境中解放出來,迎來新的天地。
四、 總結
總而言之,說起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的時候,是無法忽視整個農村小學教育條件賦予它的大環境的,沒有人能通過自己的個人的能力改變整個農村的現狀,尤其是教育。在小學教育階段,農村的小學生們已經開始輸在了起跑線上,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卻不能因此就該破罐子破摔,任其自生自滅。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有利的環境,將不利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才能讓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找到自己的出路。找到更好的辦法為農村教育這座漏雨的房屋進行修繕,哪怕推倒重建也在所不惜,畢竟重視中國的農村教育才是重視中國教育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張德利.農村小學語文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7(72).
[2] 羅亦芳.新課改下鄉鎮小學語文教學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1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