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梅
摘要:“前置學習單”是實現先學后教的重要手段,也是我縣“學·導·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頭戲。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應用好這一有力的武器呢?本文首先對“前置學習單”的主要內涵及應用優勢進行分析,進而結合學習單的編寫原則,探討了應用步驟、需要關注的問題,最后結合仁愛版教學實例,對學習單的實施步驟與方法進行研究探討,希望對英語課改和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前置學習單;優勢分析;編寫原則;應用步驟
無論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是從學生學會“學”為核心的角度上來說,我們英語教學都必須進行課堂模式的改變。為此,我縣“學·導·用”英語教學模式的課改應運而生。這一模式下的“前置學習單”(簡稱學習單),作為一種具有極強的實踐性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手段,非常適合于英語學科的教學。本文重點圍繞該問題展開分析:
一、 學習單及其優勢分析
初中生在英語學科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基礎相對薄弱,在英語學習能力方面比較欠缺。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體驗、探究、展示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機會,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通過學習單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從課前先學入手,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養成觀察、體驗、探究等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自信心,體現自主學習的價值和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 編寫學習單的原則和應用步驟分析
學習單的編寫原則:根本、簡單和實效。應用步驟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前置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自學課本,在學習單的引導下,按照學習單上的步驟和任務要求,完成自學任務。同時,對難的知識點,通過“架梯子”降低學習的難度。如果自學還不會,在小組合作學習的互幫互助下,也能完成學習單的任務。
第二階段是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針對課文中的難點和課堂上的展示點,設計小組合作探究任務,讓小組成員按照學習單上的要求進行小組學習,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或創編小組展示對話等。針對小組成員自學中的疑難點,開展“兵教兵”互助學習,進行“對學”和“小組合作學”活動。最后,教師批改學習單,了解學生完成學習單的情況后,才走進課堂。
第三階段為課堂釋疑導學。針對學生反饋到小組,再從小組反饋到教師手中的情況,進行釋疑導學,一般控制在5~6分鐘。先讓小組學生上臺,把學習單投影出來,進行英語交流活動中,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質疑、解惑和補充,進行全班群學。全班學生都不會的,由教師導學。
三、 學習單的應用——以仁愛版教材為例
以仁愛版英語“Keeping Healthy(Topic1 Section A)”為例,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掌握跟生病有關的主要單詞,掌握并使用詢問生病情況的句型,并就日常的一些小病用英語提建議。基于學習的應用,主要的教學要點概括如下:
(一) 師生互動,引導課前教學
通過家校微信群,教師提供本課生詞的MP3和課文對話的flash視頻,學生通過微信聽音頻和看視頻,并在學習單的幫助下,掌握本課相關的生詞(包括音形義),同時選擇生詞在課文文本中最恰當的意義,并在課本上進行批注。然后學生課前通讀課本的對話,理解Section A中詢問病情的表達方式,在情境中進行理解及掌握其用法:①“Whats wrong with you?”;②“You should see a dentist.”。學生完成學習單上自主學習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跟讀第132頁標注(27~28)的新單詞,做到發音準確,自己不會讀的生詞在書本上用紅筆打勾(√)。用紅筆圈出課本中的新單詞,并根據語境,批注新單詞最恰當的中文意思。
第二步,標注對話的行數,快速閱讀,讀懂對話大意,然后再精讀對話,翻譯對話,寫在便利貼上。注意:不懂的詞組或句子打上?號。
第三步,再認真閱讀Section A 1a對話。然后完成1b的閱讀任務。
通過自主學習的三個步驟后,完成學習單布置的閱讀任務。主要任務是:
任務一:根據課本對話,小組創編新的展示對話(實際的人物);
任務二:完成學習單上的[自學檢測](分層次要求);
任務三:每位組員填寫[我的發現與疑惑]欄,開展小組交流討論,互幫互助,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在編寫學習單時要注意學生的實際和分層要求。“只有當教師的教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共同的特色,但是在個性特質、知識、智力的發展水平上又有著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針對個性差異區別對待,分層次教學”。學習單也必須分層次布置任務。學習單要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功能,發揮其“導”學功能,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幫助學生建構英語知識網絡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 小組互動,促進課堂生成
學習單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學會學習;實現了教師與學生,文本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學生通過觀察、體驗、交流等方式真實感受文本內容,明白自己的疑難點。這一階段,一方面課前進行組內交流討論,互幫互助,解決獨學的疑惑;另一方面,課堂上教師給出時間,提供平臺,在小組展示之前,針對小組的疑惑,進行全班群學。有效地促進英語課堂的生成。
(三) 課堂互動,奠基高效課堂
課堂展示和交互式對話中暴露出的問題,由學生互相探究、思維碰撞,進行解決。全班不會的知識,教師能夠及時輔導學生,加以解決。真正做到先學后教,少教多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課堂很high,真正實現以生為本。學習單的應用,為高效、精彩的課堂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之,學習單的實踐應用體現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激勵學生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英語。學生學會了自學,有效地促進英語學習,提高英語學習的實效。當然,學習單還必須與小組合作學習等結合起來使用,才能促使高效課堂的生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6.
[2] 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編著.八年級英語[M].科學普及出版社,2013:27.
[3] 陳玉卿.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初中英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