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麗+孫志剛
摘要: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的主要科目,語文教育的有效落實,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而小學作為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落實語文教育更是必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學是主要的教學部分,但是寫作知識比較理論化,學生對于寫作技巧方面通常不能很好的了解,所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一直不佳。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學生的知識積累較少,胸無點墨如何的進行寫作,這就突出了閱讀的重要性,但是課內的閱讀內容始終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中,還需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積累,進而提高作為教學的質量。本文就,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簡答的論述。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性
與課內閱讀不同,課外閱讀具有非常突出的優點,不僅閱讀的資源豐富,閱讀的形式也非常的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這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可以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還可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寫作能力,提高自身的創造能力等各方方面,總之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就此問題展開論述。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課外閱讀具有種類多,內容豐富等特點,小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去選擇課外閱讀的內容,體驗到閱讀的樂趣,進而產生自我寫作的意識,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有積極作用的,同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只有產生了寫作興趣,才會主動的進行寫作學習。老師需要通過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對于小學來說,比較好的一個辦法是,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指引學生更快速的掌握知識。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名人書籍,使學生閱讀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素材。在學校中,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老師應在余時間多陪同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對于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時,老師應該提出表揚,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樂趣,也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加課外閱讀活動。在學習完畢《秋天的雨》這篇課文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學會使用語言去描繪季節,此時可以援引很多描寫季節的名篇,比如老舍的《濟南的秋天》和《濟南的冬天》、何其芳的詩歌《秋天》、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葉圣陶的《沒有秋蟲的地方》等,當然可以精選其中最為經典的片段來引導學生去感悟不同筆者描寫下的秋天,使得其感悟不同秋天韻味的同時,學會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去進行描寫。如果學生能夠熟悉很多關于秋天的景色描寫,懂得語言描繪的技巧,知道如何去營造秋天的氛圍,此時再去進行寫作的話,往往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1]。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通常會遇到這種現象,學生遇到寫作時常表現為無從下手,或者內容質化等,歸根究底的原因還是因為學生的自身知識積累太少,沒有可用的素材,胸無點墨如何進行寫作。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對這方面重視起來。平時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將好的詞組、句子摘抄下來,然后對學生積累的句子,段落進行檢查。這樣不僅使學生積累了更多的寫作素材,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作文命題中常常會涉及到對于生活中的人進行描寫,對于其性格,對于其外貌,對于其情感進行文字闡述,如果學生接觸過《我的媽媽是精靈》的話,很有可能在實際的作文創作的時候以擬人化的語言來描寫,甚至出現部分學生以童話故事的方式來描繪,而就擺脫了簡單的記敘文的俗套,實現了寫作的創新。很明顯在這樣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小學生的寫作素材越多,在選擇寫作視角,寫作選題的時候,都可以適當進行調整和改善,這對于學生寫作創新能力提升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2]。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如何完成書本的教學內容方面,對于課外閱讀教學并不重視,也并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寫作的重要性。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對此方面也沒有明確的認識,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學好課本知識就好,課外閱讀是浪費時間,以為只要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就可以了。如果學生的成績不理想,就更不用說閱讀課外書籍了,老師和家長都會一致的認為這些書籍對學生的學習不會有所幫助。而沒有想到的是考試只是對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考核,并不能測試出學生實際語文知識的能力[3]。由此看來,學生家長和老師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根據實際情況證實,多培養學生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語言組織能力。以作文題目《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學生》為例,很多小學生不知道如何去下手,但是部分學生由于看過《長襪子皮皮》課外書籍,這個故事無論是情節創設,還是主題表達,乃至是語言運用,都為小學生的作文指明了方向,此時他們往往可以很快完成寫作任務,并且給出的作文作品也是比較出色的,這充分展現出課文閱讀對于小學生作文創作的影響[4]。
四、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改政策要求學生能夠全方面的發展,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能夠全方面的發展。作文教學除了要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之外,使得其能夠寫出流利的文章,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素質的培養,性格的塑造,價值觀的樹立等,這些啟蒙教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滲透,是必不可少的。而課外閱讀在此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5]。例如,小學生在閱讀《西頓野生動物故事集》的時候,會了解到尊嚴,在體會實際故事情境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并且覺得要有尊嚴的生存下去,由此慢慢實現小學生的尊嚴教育,而這些都將滲透到小學生的作文創作中去,這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非常大的意義。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學生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立紅.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J].中華少年,2016,(03):12.
[2] 亢麗.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04):83-84.
[3] 韓雙.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華少年,2016,(10):123-124.
[4] 趙麗娟.讀寫結合,讓課堂綻放光彩[J].課
外語文:教研版,2014(4):137-138.
[5] 曹德輝,蔡曉碧.讓作文評改綻放光彩[J].基礎教育參考,2007(1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