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環
摘要:在“學講方式”教學模式下,廣大教師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情境教學法是小學數學課堂的常用方法,如果應用得當則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做了分析,并就如何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做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數學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學效果。數學具有邏輯性強、思維嚴密的特點,如果教師在講課時缺乏趣味性,學生就會產生抵觸心理,進而不愿意學習。由此可見,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情境教學法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的理解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較為廣泛,然而實際上,很多教師并沒有掌握情境教學法的精髓,導致諸多問題涌現出來。有的課堂創設情境過于繁瑣復雜。良好的情境無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然而,部分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深思熟慮,希望面面俱到,而最后設計出來的情境非常復雜,結果適得其反
[1]。例如,在學習“角”的知識時,教師為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做風車。這種情境雖然能夠激發學習興趣,但是占用的時間較多,無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即將學習的課程當中,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情境教學存在諸多問題
數學情景創設沒有充分聯系生活實際。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情境往往能夠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分析教材特點,如果知識點與現實生活有所關聯,則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設置教學情境。然而,有的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時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設計環節遠遠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導致情境教學效果大大降低。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缺乏深入的認識。就現階段而言,大部分數學教師對情境教學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課堂上加以應用。然而,還是有很多數學教師沒有對情境教學形成一個深刻的認識。在這些教師眼中,情境教學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平時在教學時總是將情境教學設置在比較簡單的課程中。在現實情況中,部分數學教師不能在情境教學中設置新的內容,所設定的問題也局限于教材。因而學生對問題不再想開動腦筋思考,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2]。
二、要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
在小學生的眼中,生活豐富多彩且富于情趣。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情境教學時,一方面應從教材中挖掘生活元素,另一方面應站在學生的角度體察生活,最后將二者結合起來,創設出富于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3]。以“認識人民幣”為例,教師在講這一課時,可以這樣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買方和賣方,扮演買方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商品,并支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理解人民幣的內涵以及使用方法,并且可以讓學生根據手里的錢嘗試多種面值的搭配方法,還可以設置找錢的環節,讓學生這買賣中熟悉錢幣的作用和使用。像這樣把豐富多彩的生活與抽象的數學教學聯系在一起正好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生活所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此外,很多數學知識本就來源于生活,所以將生活與數學聯系起來還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
三、要創設新穎的故事情境
小學生不僅喜歡聽故事,而且還喜歡自己講故事。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故事當中。但是在創設故事情境時,教師也應注意,在故事中,最好涉及到學生喜愛的卡通圖畫、動漫形象等元素,結合小學生熟知的故事和動植物形象,用擬人的手法做好數學內容和故事的融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從故事到新知的自然過渡。以《千克和克》為例,教師可在課堂上為學生講這樣一個故事:狐貍和兔子賽跑,兩位選手必須馱相同重量的物品參加比賽。而地上有五袋蘿卜,每袋500克,以及一袋重為1千克的葡萄。如果狐貍馱了葡萄,那么小兔子應該馱幾袋蘿卜才公平?通過創設以上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化身故事中的小動物,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最終讓學生理解比較抽象的重量單位克與千克的含義以及換算方法。
四、要創設簡易的操作情境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而動手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必要能力之一,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操作,發揮愛做游戲、樂于動手的優點,在操作中完成知識點的學習與探究。例如,在學習《分數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準備好紙張與剪刀,先讓學生把一張紙平均剪成三份,再將另一張紙平均剪成六份,最后問學生:如果從六均分的紙及三均分的紙中各取出兩份,加起來是多少?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協調發展,從而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之,小學數學課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數學教師應重視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尤其是要領會情境教學法的內涵,掌握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技巧。通過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勤于思考、敢于探究,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進而逐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用適宜的數學課教學情景、提升數學課堂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汲夢楠.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02).
[2] 顧寶書.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6(21).
[3] 黎萬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新課程學習(上),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