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博
【摘 要】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專交會”)為了打破傳統展會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進專利技術交易的常態化發展,采用實體場地與網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覽交易,參展項目信息和供需項目信息可以在專交會網站上長期展示。本文主要研究了專交會網站、官方微信及交易平臺的設計,以及對信息化展會的展望。
【關鍵詞】展會;專利交易;互聯網
0 前言
為促進專利技術的商品化和產業化,加速推進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品培育和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作用,舉辦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
中國專交會采用實體場地與網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覽交易,參展項目信息和供需項目信息可以在專交會網站上長期展示,打破了傳統展會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進了專利技術交易的常態化發展。與傳統的實物會展相比,網上會展在時空、資源、成本、效益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具有普及型、開放性、通用性和易擴展性等特征。
1 設計的原則
設計方案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結合專交會招展組展業務流程,以互動為紐帶,以新技術為手段,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人性化服務,達到優化完善辦展流程、創新豐富服務功能,吸引更多客戶關注專交會,進一步服務于招展工作。
1.1 參考同類展會網站,在功能和內容上結合專交會招展組展業務流程,緊跟主流網站設計發展潮流又具有自身特色。
1.2 更多的面向用戶,注重用戶體驗;頁面布局重點突出,主次分明;交互體驗流程清晰、簡潔。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并與用戶產生互動,吸引并留住用戶、聚集人氣是網站發展的根本。
1.3 對于門戶網站需要切實提高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防癱瘓、防竊密能力的要求
2 官方網站設計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結合專交會業務流程,以互動為紐帶,以新技術為手段,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人性化服務,達到優化完善辦展流程、創新豐富服務功能,吸引更多客戶關注專交會,進一步服務于招展工作。
2.1 基本結構及主要欄目
專交會官網的主要功能分為三類:一是招展業務入口與參會引導類;二是展會服務類;三是展會宣傳類。官網設計有英文版本,提供統一的界面設計和基本的信息內容。各頁面均設置有分享功能,方便用戶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
1)招展業務入口與參會引導類:報名通道(在線報名-信息收集)、參展指引(如何參加展會,操作的流程等)。
2)展會服務類:服務中心(關于參展的整體配套服務類推薦)、資料中心(大會全部資料下載區)。
3)展會宣傳類:專交會介紹(大會品牌形象推薦區)、媒體中心(關于大會的媒體及新聞信息)。
2.2 主要功能模塊規劃設計
結合專交會辦展流程,將設計全新的展會服務平臺。專交會展會服務平臺的特點是突出一站式服務理念,方便展商及觀眾提供自助辦理參展業務。組委會可以定向推送信息,為展商與觀眾提供精準的個性服務和高效互動。根據不同角色設計服務功能如下:
專交會官網首頁
重點規劃為:1.橫幅廣告展會形象區;2.報名通道入口;3.參展導引;4.媒體中心;5.資料下載;6.服務中心。
專交會官網頁面設計風格采用寬屏效果,增加頁面信息的承載量;設計風格上融合展會自身特點并運用目前流行的設計風格。
專交會官網欄目頁
官網在各欄目頁中采用信息匯合處理方式,頁面直接獲取信息,減少菜單的選擇,減少用戶選擇與尋找信息的時間。
專交會官網內容頁
專交會官網內容頁以所承載的內容來確定展示形式,并豐富頁面表現力,增加信息的可讀性。
2.3 頁面技術實現
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逐漸依賴于日益發展的網絡,但對于不同尺寸的終端,信息的傳播方式有所不同[1]。前端技術上全部采用HTML5技術,適配各類的主流瀏覽器,增加SEO搜索引擎搜索機率。
3 專交會微信平臺
專交會微信平臺內容與PC端官網內容信息同步維護。根據PC端和移動端用戶的不同特點有所區別,在內容上力求精煉,重點突出與參會者有互動的內容,提高移動端的使用率。
專交會微網站植入微信平臺,關注公眾平臺即可訪問網站。微網站前端采用目前先進的HTML5技術方案,根據不同的手機平臺及手機屏幕分辨率采用HTML5+CSS3自適應,能夠根據用戶的手機實時響應不同的屏幕分辨率。
4 交易平臺設計
網站平臺頁面展示系統包括信息大廳、交易大廳、知識產權服務大廳。
信息大廳包括轉讓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項目分類信息、科研院所項目信息等五個功能模塊。整合現有專利項目資源,建立專利交易數據庫及檢索系統,向我市企業、公眾提供全面的、較完整的高校科研院所專利交易信息資源。
交易大廳以網絡競拍和在線預展兩部分系統組成。網絡競拍為轉讓項目提供在線競價交易服務,購買方可以隨時隨地在線競買,適用于技術、專利等交易產品;在線預展主要為還沒有進入競拍階段的技術項目提前進行展示,包括:拍賣項目表、競拍系統、項目類型等功能模塊。
知識產權服務大廳整合我市現有的相關知識產權服務資源,面向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產業聯盟和投資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通過提供檢索、交易、維權、培訓、法務等全鏈條服務來實現技術轉移。各類市場主體可以在線提出服務申請,由相關專業人員負責受理,并將服務結果在線反饋。
5 信息化會展的展望
5.1 會展設施更加智能
當前階段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會展客戶的需求已無法適應展館的現狀[2]。互聯網與會展的有效結合需以智慧化設施為保障,互聯網與會展業的融合推進是以移動互聯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現代影像技術和即時通信技術的有效利用為前提。
隨著軟硬件設施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線上功能將得到更為充分的開發,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將得到更為充分的保障。集成買家檢索分析系統、對口觀眾信息發布、客戶關系管理、在線交易撮合服務、現場跟蹤、后期數據挖掘、智能化設備管理等功能將不斷完善。
5.2 管理與服務智能化
無論是傳統會展的網絡化延伸、電子商務的跨界融合還是通過移動客戶端和專業化會展服務平臺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未來的會展管理與服務都會呈現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體現為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方便參展商和觀眾實時掌握動態化展會信息。
實現參展商對布展、展會進行中的展位動向的全過程監控;實時提供參觀者數量數據;利用智慧化信息技術打造現場演示、觸摸體驗、信息交流、網上預約等多個鏈接交換平臺和特色化參展、觀展方案制定。
5.3 信息利用智能化
以大數據庫為基礎,確立切實可行的數據采集機制,綜合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可視化等先進技術,完成會展數據篩選、運用和展示。從單純相互聯結的“互聯網時代”步入對信息進行深度挖掘的“大數據時代”決定著未來發展將著力于針對海量數據形成全面、智能、精煉、友好的深度分析,形成數據決策力,將各類相關數據合理地運用到決策體系中,基于數據進行科學決策,對展會運營及戰略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中國傳統會展業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應用,“互聯網+”已然成為中國展覽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力,極大地助力會展行業經濟提速,開創會展業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范宇超,廖劍強,鄧秀勤,林楚泉.基于HTML5的響應式展會信息移動平臺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時代,2014(3):24-26.
[2]楊玉春.智慧技術在會展行業的發展現狀與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17,(16):116-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