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勇


摘 要:以“中國知網”為主要數據來源,對臨夏州五所高級中學的教師在2006年至2016年論文發表量進行統計和分析。從論文發表這一維度考量臨夏州高中教師教育研究現狀,并從注重反思、注重教學理論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等要鼓勵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三個方面,對如何提高臨夏州高中教師教育研究能力提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臨夏;高中教師;教育研究;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5-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25
一、問題的提出
臨夏回民自治州(以下簡稱“臨夏州”)位于甘肅省中南部,教育發展水平總體上比較落后。教師資源缺乏與教師整體素質較低成為影響臨夏州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1]。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教育快速的發展,成為臨夏州每位教師的當務之急。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是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一線教師只有通過參加教育教學方面的研究,才能清楚認識到教育改革的實質,才能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2]。
本文通過對2006年至2016年臨夏州五所高級中學教師論文的發表情況的調查,從教師論文發表這一維度分析臨夏州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情況,并對如何提高臨夏州教師教育研究能力提出自己的建議。
二、資料來源
臨夏州內省級示范性高中只有甘肅省臨夏中學一所;州級示范性中學4所,分別是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甘肅省臨夏縣土橋中學、甘肅省永靖中學和甘肅省永靖縣移民中學,這五所高級中學教學水平、教師素質在臨夏州內基本上是最優秀的。所以,本文就以這五所中學相關信息為資料進行研究。
在中國知網,以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為期限,作者單位分別以“甘肅省臨夏中學”“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甘肅省永靖中學”“甘肅省永靖縣移民中學”和“甘肅省臨夏縣土橋中學”為檢索詞精確檢索。分別檢索到83、43、14、46、16篇文獻,共計202篇。期中期刊論文193篇,中國會議論文9篇;這些論文主要發表在《新課程》(34篇)、《考試周刊》(29篇)、《甘肅農業》(19篇)、《中國現代教育裝備》(13篇)、《甘肅科技》(14篇)等刊物上。
三、結果與分析
(一)五所高中論文發表量統計
對五所高中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間論文發表量進行統計,并對五所高中2016年教職工人數進行統計,得出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甘肅省臨夏中學論文發表量最大,約占總發表量的41.1%,其次是甘肅省臨夏回民中學和甘肅省永靖中學,各約占總量的21%,而甘肅省臨夏縣土橋中學和甘肅省永靖縣移民中學論文發表量較少,僅占7.0%和7.9%。說明,從論文發表這一維度考量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甘肅省臨夏中學作為省級示范性中學其教師的教研能力比其他學校教師教研能力強。但是,也可以看到在十年內這五所高中人均論文發表量為0.158篇/人,說明臨夏州高中教師論文發表量甚少,總體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差。
(二)不同年份論文發表量統計
202篇論文按照年度分布進行統計并繪制成不同年份論文發表分布圖,結果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6年間論文發表數較少但總體有增長趨勢,2008至2010和2013至2016論文發表數量快速提升。從整體看,這十年中這五所高中教師論文發表數量有所提升,說明整體上臨夏地區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在逐漸提高。
(三)不同學科論文發表量統計
按照論文內容與高中學科關系為主要依據進行統計,發表論文較多的學科為:生物(34篇)、語文(25篇)、數學(23篇)等。音、體、美、政、史、地學科合計31篇,論文發表量較少。可見在不同學科間論文發表量有差異,即不同學科教師在教師教育研究方面重視度或能力有所不同。
(四)論文主要研究內容統計
將檢出的202篇論文按照研究內容不同進行統計,發現這五所高中教師發表的論文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教法學法指導(52篇)、教材分析探討與方案設計(32篇)、實驗探究等方面(43篇)。反思以及學生興趣及德育培養(19篇)、調查以及教師發展(9篇)、校園建設等方面的研究(4篇)較少。說明,臨夏教育研究主要還集中在理論性的闡述或解釋分析方面,對學生實踐能力如實驗設計、調查探究、動手制作等方面研究較少。
四、結論與建議
從以上數據的分析可知,臨夏州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在逐漸提升,但是相對而言教育教學研究能力還比較薄弱;其次,不同學科論文發表量存在很大差異;另外,論文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理論性的闡述或解釋分析層面,而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研究較少。
教師參加教育研究是教師提高自身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校總體實力的內在動力。鑒于此,提高臨夏州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很有必要,而要提高教師教育研究能力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反思
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最根本體現,只有在深入反思的過程中才會發現課堂的亮點并分析亮點出現原因,才會將偶然轉化為今后課堂中的必然。所以,反思是一個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開始,而一個研究型教師也必將視反思為一種習慣,將反思融入其日常教學的每一環節。
(二)注重教學理論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很多教師對于教學理論不以為然,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十年如一日。這樣的教師肯定不是研究型的教師。研究型的教師應該時刻將自己的教學活動與教學理論相聯系,使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檢驗,也使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理論支持,在“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循環模式中不斷發展。
(三)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等要鼓勵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
目前教師撰寫論文主要目的是評職稱,而甘愿去搞研究的很少。一個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門、學校等的領導階層對教師搞教育研究還不夠重視或存在誤解。所以,要使臨夏地區的教師教育研究的水平有大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制定出相關的鼓勵性政策激發教師搞研究的激情,改善教師評價指標使教師有動力去搞教育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 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教育廳支持臨夏回族自治州教育跨越發展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N].民族日報,2013-11-7 .
[2] 王峰.關于教師研究的研究述評[J].教育探索,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