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志+張營

摘要:《機械制圖》是高職高專類院校的一門很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針對工業機器人專業的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較差,空間想象力較弱,學時相對較少的現狀,在考慮工業機器人專業未來的崗位需求和后續職業核心課程的需要,以培養學生識圖能力作為主線,結合測量和計算機輔助制圖,充分體現理論知識的‘夠用為度突出實用性、適用性和可行性。將制圖工具和方法貫穿其中,最終達到上述的能力培養目標。
關鍵詞:機械制圖;計算機輔助;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81
1引言
《機械制圖》是我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的制圖、識圖能力,它包括:“畫法幾何”、“機械制圖”兩大部分。本著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這門技術,確定本課程的主要任務:將以上兩門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圍繞如何制圖、識圖展開教學,并以識圖為重點,以學生職業特點為出發點,突破傳統單純教師講解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引導積極參與教學互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轉變。
2教學現狀分析
這門課是針對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學生,課時少,學生的基礎知識也基本較差, 空間想象力很弱,以習題集來作為課后作業,習題量特別大,往往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本課程的知識點,達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在這樣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怎么來進行這門課程的在教學上的改革,來豐富學生在空間上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制圖、識圖能力,最終改善教學效果就擺在我們面前,并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3教學改革及效果
本人在精選、整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并且結合實際教學過程,利用三維輔助軟件等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比較好的實際效果。
課程采用項目式的教學手段,以典型機械結構,使學生更有效的掌握知識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作為學習的行動主體,以多媒體課件教學為主,根據課程內容與教學特點結合動畫、模型、教具、板圖和板書等進行學習情景設計,實現課堂教學的講練結合與互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項目一板狀零件的認知與繪制
項目二軸類零件的認知與繪制
項目三盤狀零件的認知與繪制
項目四齒輪與標準件的認知與繪制
項目五裝配圖的認知與繪制
以項目一為例,具體案例及效果如下。
項目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看懂板狀零件的零件圖、 能夠使用尺規按要求繪制一個板狀零件。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掌握點、線、面的投影基本知識,了解視圖、掌握板狀零件的繪制。具體教學內容及形式如表1所示。
4結論
實踐證明:通過新的教學改革方法,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制圖、識圖的基本方法,降低了教學和學習的難度,豐富了教學模型,豐富了課堂內容,活躍了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和掌握《機械制圖》這門課程中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李霞,陳豫,辛李霞. 《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 科技資訊,2013,(14):207+209.
[2]宋洪俠. 深化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培養高技能創新型人才[J]. 圖學學報,2013,34(03):142147.
[3]王福娟,李耀輝. Solidworks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34(02):228229+2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