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思維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文立足于初中數學教學實際,提出以下幾種方式來提高初中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能力;教學研究
萬眾創新被視作中國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社會對人的創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就成為廣大數學教師所面臨的課題。
一、 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在新時代產業革命的背景下,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初中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度過懵懂無知的小學階段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和自主學習意識,所以教師一定要在其初中階段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創新能力。因此,學校要高度重視培養初中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途徑
(一) 創設寬松氛圍,營造創造性思維環境
羅杰斯說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習的創造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營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心里感到安全和自由,使其能夠有效抓住學習中的焦點,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氣氛中開展學習活動。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共同營造一個民主的氣氛,在課堂上要敢于想象、敢于質疑,這樣才能提高創新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學生學習情緒失落的情況,教師要及時改變教學的思路和知識,重新喚起其學習的熱情,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遇到的難題。
如,在“不等式的解集”這一節知識點講課前,筆者問道:“兩個重量相等的孩子一起玩兒蹺蹺板,如果換一個大人上去,蹺蹺板就會發生傾斜,不能繼續開展游戲,請問大家是何原因?”同學們紛紛回答:“大人和孩子的重量不一樣。”筆者通過設計情境問題,實現了從“等”到“不等”的過渡,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放松心態。學生們通過回答筆者提出的問題,能夠積極主動地展開思考,從而提高學習的信心。最終,師生雙方都能在平等、民主的氣氛中來共同學習新的課程內容。
(二) 突出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創新
課堂是學生學習最主要的地方,教師要突出教學過程,深入開展教學改革,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最終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在學習中要成為課堂的主人,親自去思考、探究和實踐,這樣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
如,在開始講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這一知識點時,筆者讓學生在事先準備的硬紙上畫一個腰長為a(a的長度自己設定)等腰三角形,然后剪下后與同桌的放一起,使他們初步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構成和畫三角形的方法。筆者問道:“同學們,等腰三角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如何證明它是軸對稱圖形,請大家指出它的對稱軸。”通過提問的方式,學生可以在自由的環境中從對稱軸角度來理解等腰三角形,從而為后面學習腰的等量關系埋下伏筆。筆者又問道:“等邊三角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兩者有何區別?”通過尋找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之間的差別,學生能夠掌握特殊和一般的區別,從而加深對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的理解。在這節課的課堂討論中,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探討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性質,最終提升了自己的創新能力。
(三) 注重逆向和發散性思維
在日常教學中,學生習慣于正向思維,卻忽視逆向思維,這就造成了自身想象能力弱、沒有開拓精神、只會死搬硬套相關知識點的后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訓練和培養其運用逆向思維來處理實際問題,使他們養成逆向思考問題的方式。
如,以此題為例:小鄭的年齡比媽媽小28歲,今年媽媽的年齡正好是小鄭的5倍,小鄭今年的年齡是()
A. 7 B. 8 C. 9 D. 10
學生一般會這樣分析此題,設小鄭是x歲,則小鄭媽媽為(28+x)歲,根據題干信息得到方程:x+28=5x,解得x=7,故選A。但是,筆者發現在解題過程中有個別學生不列方程,卻逆用答案進行驗證,于是,邀請這位同學上臺為大家講述這個思路,從而提醒學生在日常練習中注重培養自己的逆向思維。
任何人都具有創造性,而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要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維訓練,從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如,在“不等式的解集”這一知識點的授課過程中,筆者問道:“一輛貨車以勻速運動從A地駛向B地,在上午10點20分時距離B有40km,要求在11點前要到達B地,請問車速應該滿足什么樣的條件?”一般來說,學生會設車速為xkm/h,根據題意地x·2/3>40。于是,筆者引導學生從時間和速度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先讓其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后總結各小組反饋內容,進而得到以下公式:從時間角度考慮,40/x小于2/3;從行程方面考慮,x·2/3>40;從速度方面考慮,x>50÷2/3。筆者運用這道題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散他們的思維,從而提升其創新能力。
(四) 發展課外活動,培養創新意識
課外活動是學生發展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教師應當在自愿原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如,筆者組織學生成立數學興趣小組,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指導其如何閱讀課外數學書、如何進行與之配套的練習。經過近一個學期的訓練,小組內的學生數學成績普遍提升。在此活動的后續階段,筆者選出其中三位優秀的學生成立新的興趣小組,鼓勵和肯定他們好的想法,適時給出指導性意見,吸引更多的同學加入到興趣小組。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習小組的許多成員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而為學校和班級爭得了榮譽。
總之,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其整體數學素養,從而幫助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胡學軍.談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03).
[2]羊善金.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5).
作者簡介:
吳舒靜,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秀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