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高中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高中英語是高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學科之一,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同發展背景之下,掌握英語知識,不僅可以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還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高中英語中融入社會主義德育教育,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培養學生的內在品質,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學好英語基本知識,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智力和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文化素養,促進學習的提升。本文深入地研究了高中英語中融入社會主義德育教育,旨在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社會主義;德育教育
一、 前言
隨著我國十九大會議的召開,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將德育教育融入教育中,是教育發展的關鍵內容,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教育一直強調需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傳統的應試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知識是十分廣泛的,教育不應該只局限在書本上,還需要通過實踐開展,在社會生活中,德育教育貫穿始終。因此,提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加強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高中教育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建立全面的科學發展教學觀念
(一) 明確教學方向,創建全面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還需要與時俱進,合理地運用多種的教學方式,以清晰的思路明確教學方向,規劃學生未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講課,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逐步完成任務。運用正確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創建全面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未來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 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改變教學中心
在社會主義教學觀的影響下,我們需要梳理現代化的目標,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轉移教學中心,改變傳統的重視成績教育忽視素質教學的現象,加強學生的品質養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淘汰落后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英語課堂更加活躍,例如:在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中,教師可以通過“Friendship”主題講解,讓學生之間增進友誼,培養互相幫助的美好品質。
(三) 發展正確的德育教育觀,提升學生思維活躍度
高中階段是學生提升能力的重要階段,和學生人生的轉折點。高中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一成不變的人才,而是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階段,教師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明確德育教育發展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教師以身作則,加強德育教育,讓學生學習良好的品德。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提升教學效果。
三、 結合英語的教材內容,融入德育教育
高中英語的教材章節設定一般都是結合時代的潮流話題編制,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英語是一門跨文化語言學科,想要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就需要具備較強邏輯思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地研究英語教材的內容,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英語知識點中,向學生傳遞知識及德育。例如:在“我的中國夢”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共筑中國夢,需要每個人都參與到其中,包括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構建宏偉的藍圖。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
四、 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注重創新
(一) 將情感教育融入到英語課堂中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主體,設立完善教學體系,建立平等的教學觀念,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例如: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中,教師通過講解奧林匹克運動會,讓學生感受奧林匹克精神,提升學生的毅力,以運動員為榜樣,增強國家榮譽感。
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性,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和特點都不同,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設立任務小組,讓學生團結互助,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引導學生最大程度發揮合作的價值,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設定良好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會得到升華。
(二) 在英語教學中融合中西方文化
英語是一門跨語言的學科,相比于其他學科,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無論是語法還是寫作,和語文學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想要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學生思維方式,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需要讓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內容,對于異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融入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接受多樣的文化內容,促進全面的發展。
五、 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發揮典范作用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現階段,社會發展需要綜合性人才,學生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量,還需要具備高素質高品德。教師亦是如此,教師綜合素質高,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才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融入德育內容,讓學生傳承良好的文化傳統,發揮自己的優勢,養成良好美德。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為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解惑答疑,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當中,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促進高中教育的發展,響應國家號召,不忘初心,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姜瑾.發揮語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作用[J].文學教育(中),2012(08).
[2]潘慧榮.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文學教育(中),2013(11).
[3]蔣冬梅.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J].內蒙古教育,2013(24).
作者簡介:
朱丹,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