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目前高校單一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要想方設法尋找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和發展模式,才能解決當前高校教學管理的困境。因此,要摸清楚高校教學管理困境發生的原因,從教學觀念、管理觀念、教學資源等方面出發,堅持人性化管理,促進硬性管理和彈性管理結合,構建綜合的教學管理體系,從根本上促進高校教學管理服務化、制度化、人性化,著力促進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
【關鍵詞】高校 教學管理 新方向 發展模式 人性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020-02
目前,我國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人性化缺失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模式、管理內容和教學觀念等方面:
一是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存在著格式化、單一化的現象,高校各個專業教學課程體系和結構幾乎是統一的,采用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模式,相對來說選修課程資源匱乏、選修課較少,大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力不足,學生自我學習機會不多,很難突破性地選擇到自己想進修的相關課程。
二是教學實踐不足,理論和實踐有差距,實際學習效果有待提升,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自主權體現不足。所學到的知識往往是“紙上談兵”,不實用。
三是教學觀念沒有與時俱進得到更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四是很多高校缺乏強烈的服務意識,讓家長滿意、獲得家長的高度認可應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和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是吻合的。但很多時候,高校在管理上往往比較自我。
因此,新形勢下要促進高校教學管理不斷向人性化管理的方向發展,要構建具有人文精神和關懷的教學管理制度,充分尊重師生個體價值,充分理解師生人格尊嚴,實現教學管理的人性價值,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柔性管理,堅持民主管理,時時刻刻將師生放在管理的第一位,真正促進高校教學管理實現人性化管理的新方向和發展模式。
一、高校教學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人性化缺失的問題,深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教學觀念方面,在傳統教育價值觀的影響下師生關系還停留在單一模式下,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堅持以學校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沒有將學生納入到學習管理的重要目標中;二是管理理念不科學,強調高校教學硬性管理規范和制度的作用,實施量化管理的同時,忽略了人性化管理;三是高校人性化教學資源匱乏,無論是采用主輔修制,還是學分制,選修課類型還局限于高校教師方面,難以滿足學生興趣多樣化的選擇需要。
二、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和發展模式
(一)堅持“人性化”管理
要堅持問題導向,把握好高校教學管理的目的,結合學生培養的需要和興趣,堅持人性化管理,著力營造一個民主的、和諧的管理氛圍;要采用硬性管理與彈性管理相結合的模式,校方在嚴格制定教學規章的同時,要明確教學計劃,確保高校授課、備課的一致性,實施活動課、興趣課與自習課等的結合;要增強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靈活性,增強彈性管理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自主權,自由選擇教學模式和方法,并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構建和諧的、平等的和自由的師生關系,為促進教學科學管理創造條件;要把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都納入“人性化”管理的考量中,進行數據采集并及時作出決策反饋,以提高高校的教學服務效率;要把提高師資水平作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高校教師和輔導員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靈魂和核心,不僅要優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的教學能力,還要從經費方面給予教師科研上的物質保障;對于民辦高校來說,要培養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高層次人才,還要樹立積極的質量文化,將提高質量意識和增強自身修養結合起來,集合民辦高校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質量標準規范教師學生的教學活動。
(二)堅持民主管理
要把握好高校的教育管理發展歷程,積極實施人性化管理過程。要堅持“以人為本”實施民主管理,著力優化教學環境,促進師生共同參與高校教學管理設計工作,處理好教學管理與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使教學安定有序,發揮出高校教學管理的最大效能;要著力優化高校教學總體環境,促進教學管理達到和諧統一的狀態,創新高校教學策略,推進道德文化建設來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用校園文化獨特的魅力去陶冶、感染師生;要在教學管理中堅持以教師為主,結合學生實際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管理理念,為教師教學管理地位提供保障,保證教學自由的同時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權利;要建立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注意管理制度的層次性和靈活性,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實現依法治教、民主管理;要樹立公平意識,尊師重教的同時,也要最大限度的將學生放在核心位置,采用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網上評教,設立教務處長和督導室信箱的方式,讓學生的言論最大化,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你教我評”之中,真正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人,這樣做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三)堅持綜合管理。
要把握好高校教學教育的基本規律,結合大學生學習和就業的需要,建立靈活的教學教學管理制度,堅持人性化管理、民主管理等綜合管理,以教書育人為基本原則增強教學管理對大學生學習教育的指導。
要根據學生需要和時代發展構建動態的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對教學的過程進行全方位質量監控、全過程監控、實行全員性參與。全方位監控是指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不光是要監控高校培訓人才的質量,而且要高校培育學生的各個層面進行監管,比如學生學習能力監控、學生素質能力監控、教師質量監控、校園基礎設施及生活環境質量監控、學校后勤服務質量監控、高校文化氛圍質量監控等。全過程監控是指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應用要貫穿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全員性參與是讓不同部門和不同單位的教職工均積極加入到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管理,把既定目標分解成各個小目標,再將小目標落實到各個部門、每個高校成員,并且建立合理的制度標準和獎勵機制,將每個人的工作職責更加清晰化,積極調動全體教職工的主動性,強化團隊精神,發揮團隊協作力,保證教學質量目標的順利完成。
總之,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實施和保證教學目標必須依靠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而教學管理是高校保證教學質量的抓手,因此,合理的教學管理非常重要。要與時俱進地采用科學的教學管理決策,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構建有效的教學信息反饋制度,并讓各個教師和學生共同檢測教學質量,在有效的監控系統下激發高校教學管理的作用;要嚴格按照學校、學院、班級、小組進行有層次的系統管理,采用科學化決策的同時,優化高校師資隊伍,進一步強化學校學生學籍、管理制度、教學計劃、選課與成績等方面的管理。
結語
新形勢下要把握好高校教學科學化、民主化和人性化管理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在教學制度、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上下功夫,積極促進高校教學管理向人性管理、民主管理與綜合管理邁進,從根本上提高高校教學管理的質量,不僅培養理論修養高的學生,還要培養實踐水平同樣高的學生,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增強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學源.探析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和發展模式[J].中國建材科技,2015年03期
[2]張明輝.淺談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和發展模式[J].商業故事,2015年17期
[3]王豐周.高校教學管理創新方向與發展模式探究[J].文教資料,2016年1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