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剛
【摘要】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生力軍,但是當代大學生在面臨就業時卻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如就業的矛盾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等,這些不良心理狀態對大學生就業極為不利。筆者從高校大學生常見的就業心理障礙出發,探究其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心理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053-01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數劇增,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嚴峻,許多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環境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加上各種各樣的心理負擔,導致他們不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就業問題。
一、高校畢業生常見的就業心理障礙
(一)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學生經歷了長久的學校教育,在剛畢業進入社會時心中都懷揣著遠大的夢想,有一種天下任我闖的豪情壯志,心中期待著自己能夠有自己的一番事業,能夠做出驚人的成績。但是現實現狀卻并非如此,許多大學生在就業時處處碰壁,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別導致當代大學生產生了嚴重的矛盾心理,表現為不知道自己是否繼續考研還是去找工作、渴望去嘗試但又沒有嘗試的勇氣等。
(二)缺乏自信,存在依賴心理
不少高校畢業生一到大四找工作時就會變得憂心忡忡,對自己的職業道路感到畏懼,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很多學生長期在教師和家長的呵護下成長,禁不起挫折,當碰到一份自己非常想要的工作時,不敢嘗試,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自己會失敗。絕大多數學生都知道必須要靠“推銷”自己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依舊不敢嘗試,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嘗試。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有些學生還將找工作的事情推給父母,想依靠家長的關系來尋求工作。
(三)自傲心理和自卑心理
自傲心理和自卑心理是在大學生就業時也體現的淋漓盡致。不少學生處在傳統的觀點中,認為大學生很搶手,是社會中的拔尖者,錯誤估量了自己的價值,導致不少大學生出現嚴重的自傲心理,在就業時表現為好高騖遠;也有學生則對自己進行過分貶低,在找工作時過于約束,做事也過于謹慎,導致自己錯失了很多就業良機;還有些學生因為自己的學歷不是重點本科而感到自卑,因為自己的專業不夠熱門而感到沮喪,不能從容正確的認清自己,缺乏對自己客觀的評價。
二、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的對策
(一)加強就業法規的建設,為畢業生營造公開、公正、公平的就業環境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被廣大高校一致認同,但是當下依舊存在不少院校對某些學生的就業進行特殊“照顧”,教育改革就是要徹底摒棄這種現象。學校應該針對畢業生的就業有一個嚴格的法規約束,針對學生就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把學生就業問題規范化、制度化。同時,要注意就業過程的透明化,秉持公平公正的性原則,每個學生都有公平參與的機會。
(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強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就業心理負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與教師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關系。學生在畢業后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高校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這也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就業憂患意識,這樣學生在今后就業時不會出現手腳忙亂、不知所措的現象。同時高校還應該加強和企業的聯合,為學生的就業拓寬渠道。
(三)開展就業心理咨詢工作,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就業心理
就業心理咨詢也稱就業心理輔導,是高校解決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重要方式。目前很多高校開設了相關的心理咨詢平臺,它不僅能給學生找工作提供良好的建議,還能針對不少學生就業中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指導。根據學生的自身狀況,心理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狀況,根據自己的專業特色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樹立正確的就業期望;同時,培養學生敢于嘗試,積極面對的態度。
總之在大學生充斥市場的今天,高校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考驗,如何能夠在眾多人才之中脫穎而出,知識技能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是良好的心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就業培訓時,要特別留意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輔導,培養學生自強、自立、自信的良好品質,為他們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嵐.大學生就業難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文科版),2014(1):408-410.
[2]張雷,王志學.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干預機制的構建[J].現代交際,2017(05):1.
[3]尹丹萍.淺析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障礙及調試[J].北方文學(下旬),2017(03):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