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年來對日服務外包行業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通過課程優化更好的為企業培養符合要求的應用型人才,進而形成訂單式就業來解決高職日語專業對口就業難的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對日服務外包 課程改革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28-01
近10年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經歷了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的起步階段,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注重引進通過創新促進產業向高新技術、高附加值方向發展。2017年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之年。根據NRI(野村總研)統計,中國對日軟件外包的出口量占日本發包總量的70%左右,未來幾年仍將繼續擴大。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人才短缺成為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具有較高日語水平的軟件專業人才短缺,已成為對日服務外包業務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題。如何迎合對日服務外包企業的需求培養人才促進對口就業,已成為高職日語專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日語專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職日語專業普遍采用“倒金字塔形”課程設置,這種課程設置貌似合理,但并不完全科學。語言學習本身不僅僅是簡單的課堂學習,而應靠實踐磨練去掌握運用語言,特別是對于已經成年的形成母語既有語言邏輯思維的學生們來說更不輕松。讓零起點的日語專業學生在短短2年半時間內(半年實習)全面熟練掌握日語并達到高級水平是不現實的。更何況近年來高職日語專業招生情況不理想,生源質量普遍下降的現實情況存在,因此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共性問題凸顯。學生對既有的以講授為主的理論課程興趣不高,此類課程的教學目的并未達到,授課效果也不理想。
2.實踐教學比重不夠
高職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各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更注重實踐環節所占比重。但受實際條件的限制,多數高職日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雖能使理論課與實踐課所占比重達到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上實踐教學環節明顯不足,理實一體課程偏重理論部分講授的現象普遍存在。
3.師資力量配備尚欠完善
高職日語專業教師一般均為大學日語專業出身的年輕教師,雖具有較高的日語專業水平,但缺少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即便有在企業工作經驗,但真正進入對日服務外包這種新型行業,擁有具體崗位工作經歷的人數少之又少。教師本身缺乏行業相關經驗,所講授的知識也多是源自課本、網絡、培訓學習等相關途徑,因此難免會出現講授知識片面、滯后等尷尬局面。
二、對日服務外包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1.較高的日語能力水平
對日服務外包行業的主要業務和服務對象決定了企業在用人時要求應聘者必須會日語,并且日語水平能夠達到中級以上水平,即具備新日本語能力測試N2級等級證書。但從近些年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畢業前真正能考取N2或N1的學生數量在逐年遞減。沒有新日本語能力測試N2級等級證書也就意味著失去了進入對日服務外包企業的敲門磚。
2.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專業知識
對日服務外包企業,要求應聘者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企業要求應聘者要具備打字速度較快、能夠熟練使用基本辦公軟件進行文件處理的能力。特別是對日服務軟件外包企業,對應聘者的計算機能力水平的要求相對更高。雖然當下的年輕人對電腦、網絡的操作都很熟練,但真正能迅速準確使用電腦辦公軟件系統進行高質量作業的學生人數卻極少,更不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
3.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意識
進入職場不比在學校,在面對問題時必須要知道如何處理并能夠將問題處理得當。特別對于合作對象主要是日本企業的對日服務外包企業來說,企業對員工各方面的要求都更加嚴格,這與日本國民性和日本企業文化密切相關。企業會嚴格要求員工按時間節點完成所分擔的任務,并在工作中強調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三、基于對日服務外包企業需求的高職日語課程改革方向
1.優化課程設置
在現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下功夫,讓其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用人企業的要求。無論是基礎、中級還是提高學習階段,都應在日語精讀、聽力和口語課程上使用配套教材,以課程組的形式共同設計授課內容。通過授課形式和講授角度的不同來強化學生對相同知識點的掌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將標準化發音練習貫穿始終,增強學生張口說的意識,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基礎夯實的前提下,在課程設置中有針對性的增加職業類課程,例如IT日語、科技日語、跨境電子商務日語、職場日語等相關課程。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對以后可能就業的行業和相關崗位有所了解并學到相關的專業術語、專業技能等,為日后就職做好鋪墊。同時,要重視日本國情、日本文化體驗等雖非專業核心課的課程,要讓學生在此類課上有代入感,能夠了解并掌握與日本經濟、政治、文化等有關內容。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與調整。
2.增加實踐課程所占比重
進一步提高實踐課程所占比重,優化高職日語實踐教學管理的流程,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學校、專業也應積極為學生多提供實習機會,特別是海外實習機會,將學生送到日本的企業去實習或是作為交換留學生短期赴日研修,這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將課堂上所學內容學以致用。雖然專業也配有日語外教,在理實一體課上或實訓課上為學生設定情景進行實操練習,但其教學效果也是有限的。讓學生真正走進日企,親身體驗日本企業文化,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更是事半功倍。還要建立起學生參與企業創新項目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針對普遍問題和經典案例開展研究式學習,改進學習方式,增強實踐教學效果。
3.深化校企合作機制
高職院校各相關專業應加大開放辦學的力度,拓展合作范圍,與既有的合作企業深化合作。一方面可以讓專業教師進入到對日服務外包企業進行掛職學習,親身了解學生以后就業的企業文化及崗位工作內容,為授課做好準備;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請企業相關人員進入課堂,跟學生面對面交流,講授他們以后將要從事行業、企業及崗位的相關情況。專業也可以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將企業的項目引入到實習實訓中,既可以鍛煉學生,也能為企業提供便利,實現雙贏。
對日服務外包行業在我國具有巨大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潛力,對高職日語專業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企業培養更多符合需求的日語人才,形成訂單式就業是高職日語專業發展的根本。因此,要不斷進行課程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模式,使其更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胡榮康.高職對日軟件外包專業日語教學研究初探[J].科技展望,2016(14).
[2]錢萬萬.基于對日軟件外包崗位需求的日語水平分析[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
[3]王冬莉.基于CBI教學理念的高職日語聽說教材建設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7(01).
作者簡介:
高子卉 ,1984年11月生 ,女,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語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