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婭
【摘要】高校學生骨干領導力培養是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面。在學生骨干隊伍建設中,以領導力理論為指導,通過嚴格選拔、自主管理、團隊互助、強化培訓、考核和激勵等方面不斷完善學生骨干領導力的培養。
【關鍵詞】領導力 學生骨干 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96-02
高校學生骨干是學生中的優秀代表,包括學生組織的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他們在學生中起模范先鋒帶頭作用,是聯系學校、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橋梁紐帶,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學生骨干領導力培養是學生骨干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面。領導力理論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先后經歷特質理論、行為理論、權變理論、變革型理論等階段。美國組織學者波恩斯認為領導力是領袖勸導追隨者為某些目標而奮斗,而這些目標體現了領袖及其追隨者的共同的價值觀和動機、愿望和需求、抱負和理想。[1]高校中學生骨干領導力體現在他們能夠積極帶領身邊同學,圍繞學校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激勵所有成員努力學習,團結奮進,實現教育的培養目標。
一、高校學生骨干領導力培養的意義
1.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隨著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社會意識形態的多樣化越來越強烈地沖擊著高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如何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學生骨干來自學生,生活在學生中,他們與同學之間年齡相仿,成長環境、成長經歷相似,有相互融洽、彼此信任的伙伴關系,更利于信息交流和反饋。加強高校學生骨干領導力的培養,有利于發揮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輻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榜樣示范效果,宣傳校紀校規,實現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落實教育方針。
2.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建立
加強學生骨干領導力的培養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學生工作中,要充分挖掘學生骨干潛力,在班級管理、宿舍文化建設、黨團組織建設和學生管理活動中給予更多的鍛煉機會,充分調動學生骨干的積動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進一步發現自身價值,從工作實踐過程中自覺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學生骨干每時每刻都能呈現出積極向上的一面,強化學生骨干的主人翁意識。
3.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學生骨干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其領導力的強弱。學生骨干須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和較強的政治素質。在道德品質上,學生骨干應具有勇于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要有全心全意服務同學的覺悟;在學習上,學生骨干應勤奮刻苦,成績優良,作出表率;在學生工作中,學生骨干應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要具有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做好老師同學之間的橋梁紐帶。因此,學生骨干領導力的培養與學生個體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相輔相成。
4.有利于良好校園氛圍的形成
學生骨干的言行舉止在校園中具有一定的影響輻射作用。他們的日常言行和表現直接影響著校園中的風氣,對其他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骨干應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以身示范,幫助其他同學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明確的目標,合理規劃學業生涯,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創建良好的班風、學風和校風。
二、高校學生骨干領導力培養的原則
1.道德素質與綜合素質并重發展
要將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質教育貫穿于大學期間的課程,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同時要注重學生骨干的全面發展,要求他們廣泛涉獵相關知識,特別是對管理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知識的學習,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
2.理論培養與實踐工作相結合
除了定期提供關于領導力理論的專門授課、學習研討外,學校各級組織也為學生骨干們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高校應引導學生骨干根據自身能力、特長、所學專業和實際情況,制定一對一計劃競聘到相應的學生工作崗位,讓學生骨干在實踐中加強學習,在學習中加強鍛煉,在鍛煉中進一步提升。
3.專業學習與領導教育相結合
專業技術學習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根本任務,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骨干才具有話語權。注重專業學習,使學生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成為該專業領域的佼佼者,才能成為專業領域中更有力的領導者。領導教育通過對領導力知識、技能、素養的培訓等分層次、遞進式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專業學習和領導培養只有有機結合,才能相得益彰。
三、高校學生骨干領導力培養模式
1.以嚴格選拔為基礎重視學生領導力
為了更有效地對學生骨干進行領導力的培養工作,把領導力培養的起點移至選拔工作中,即在學生骨干選拔中重視其領導力潛能的考察。在選拔過程中除了考察每位申請者的職業素養,對工作任務、工作規范熟悉程度等問題,還會根據領導力組成要素的研究,對申請者的性格、價值觀、動機、知識儲備、實踐能力、領導力潛能進行全面評估,既可以將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優秀高年級學生骨干選拔出來,為學生骨干領導力的培養和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2.以自主管理為切口培養學生領導力
提倡學生骨干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培養學生骨干領導力的重要方式。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曾說,管理好自己是管理好他人的前提。[2]學生骨干雖具有學生身份,但卻肩負著管理、服務、引導學生的重任。因而,對學生骨干采用自評和互評制度,使其在自我和相互評價、監督中,提升自我約束管理能力及領導力,進而提升領導、感召他人,適應、改善周邊環境能力。
3.以團隊工作為載體鍛煉學生領導力
學生骨干個體力量單薄,本質身份仍為學生,在遇到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時難免出現難以處理,不能及時有效地采取行動的弊端。以團隊為工作載體有,借助團隊的力量,使成員之間形成相互依賴、相互關聯,合作共進的關系,以提高其自身領導力。
4.以強化培訓為內容加強學生領導力
開展持續、系統和全面的培訓是學生骨干充分履職的重要保障。除了基本的高校學生行為準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外,還從提高其領導力入手增設各種以領導力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培訓項目。對學生進行領導動機、性格分析、價值觀、領導決策、領導藝術等方面的知識講授,結合案例進行教學研討。同時,結合“通識教育”理念,進行人文素養和健康心理的培訓。
5.以考核工作為依據提高學生領導力
領導力是學生骨干的核心競爭力,是學生骨干考核工作的重點。從考核內容上看,學校對學生骨干的考核內容包括策劃能力、協助能力、創新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能力等各領導力要素組成部分,還包括政治素質、品德素質等領導意識、領導修養等部分。從考核方式上,統籌運用多維度、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建立自我評價、學生調查、同行評議、學院考評、學校終評等五級考核機制。每級考核都設有標準,全面評價學生骨干的工作水平及領導力水平,及時反饋給本人,知不足而改之,為其今后的發展指明方向。
6.以激勵措施為導向完善學生領導力
充分激發學生內在自我實現的需求和自身發展潛能,以實現對學生骨干的激勵,表現為領導力等外在因素不斷提升,學生骨干工作積極性的充分調動。學校每個月對學生骨干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予以褒獎,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于其領導力發展的理想氛圍,給予其足夠施展才華的空間,以加強學生骨干領導力提升的內驅動力、實現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林,童新洪. 基于項目績效的領導力模型[J].現代管理科學,2005(9):65-67
[2]劉萍,周曦. 學習型班級建設中的學生骨干領導力培養研究[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