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蘭云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的學習過程已經不再僅僅是單向的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全面的能力提升過程,在學習中如果一味“閉門造車”,不進行交流探討,那么學生獲得的知識就只是單一的,而如果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那么學生所收獲的就是集體共同收獲的,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目標,提高數學能力,圍繞“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數學;有效應用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識,并且在大家庭的寵愛中,越發以自我為中心,這在學習上則表現為高傲自大,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在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在行為習慣和學習方式的養成和糾正中,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教師不能夠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引導,那么學生的發展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合作學習是以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為核心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完成學習目標,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團結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注重合作技能培養,推動合作進行
合作是一個講究技巧的活動,學生由于缺乏合作的經驗,常常在合作時出現很多問題,導致合作不能夠順利進行,那么教師就需要培養學生的一些合作技巧,讓學生學會合作。合作學習基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那么每一個小組都是獨立的組織。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組織沒有核心人物,那么也就是一盤散沙,發揮不了團結的力量,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小組內選出一個小組長,在合作過程中服從組長的安排,教師對組長進行一定的培訓和叮囑,讓組長能夠有能力去處理在合作中發生的一些問題,并且也能夠保證在產生分歧時,可以由組長組織意見交流,不至于產生場面混亂的結果,并且,組長也能夠幫助教師監督小組合作的情況,及時反饋每一位學生的表現。教師要給學生強調傾聽的重要性,在任何合作活動中,學會傾聽他人意見是非常必要的,在傾聽的時候保持安靜,不要隨意打斷他人發言,同時在別人闡述想法時積極思考,做到有效傾聽,但是,只會傾聽不會表達也不能夠完成合作,科學地組織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提高合作效率的有效途徑,只有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才能夠進行有效討論,如果無法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那么一切討論都是混亂、無用的,所以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表達的平臺,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能夠用自己的話闡述解題方式以及其中的原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掌握以上的合作技能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展開合作,提高合作效率和質量,讓學生在合作中成長。
二、科學合理分組,實現良性循環
合作學習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所以在合作之前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并不是以成績為標準進行“一刀切”,而是要對學生有一個具體全面的了解,了解學生的學習特征、能力傾向、學習興趣等等,綜合這些因素對學生進行分組,盡可能保證每一個小組的實力持平,這樣在合作時,每一個小組都能夠有完成任務的實力,不會導致課堂“一邊倒”現象的出現,并且要讓小組內學生有一個互補的良性循環,每一個人的能力傾向各有不同,這樣在合作時才能夠取長補短,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交流中了解他人的學習方式,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比如在小組內分配一個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但總是在小地方出錯,導致答案錯誤的學生,再分配一個做題細心、嚴謹,但是缺乏創新思維的同學,通過教師的引導,在潛移默化中互相影響,形成良性循環,幫助學生共同提高。
三、鼓勵獨立探究,注重過程引導
合作學習基本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活動,但是由于學生自身能力有限,并不能真正完成學習目標的探索。因此,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不能缺少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在合作之前幫助學生形成一些比較清晰的想法,這樣學生在合作交流時才能夠有獨立的思想,在學生進行合作的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的根源,再運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當學生進行順利時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每一次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都要及時評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讓學生有一個更加清晰完整的知識脈絡。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不斷感悟數學世界的奧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活動中保持專注,讓每一次的合作學習都成為學生能力提升的過程,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做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而達到提升整體數學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羅岱.開放式數學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2.
[2]李曦.“創設情境,導學探索,自主解決”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