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學生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此,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與創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對此,圍繞小學數學教育質量,簡要分析數學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可以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游戲;實踐應用
游戲教學屬于一種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其不僅符合新課程的相關標準,同時對于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有較高的適應性,其主要特征在于在傳統學習中融入游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合理引入數學游戲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是培養學生學習意識、豐富素養基礎的有效方法。對此,探討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具備顯著教育意義。
一、遵循游戲原則,確保游戲效果
游戲教學的開展目的必然是服務教學,教師只有遵循了游戲教學的基礎原則,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游戲教學的有效性。對于游戲教學的原則而言,其主要體現在:(1)層次性原則。小學數學的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但是每一個學生都具備不同的特征。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必須從實際角度著手,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合理地改進與優化游戲教學的方案。這一個教學價值在數學游戲教學中所能夠表現得非常突出,教師必須做好角色的合理分配,讓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扮演簡單的任務,以此豐富學生的參與體驗,達到提高參與效果的目的。(2)生活性原則。游戲教學本身的目的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也體現在生活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游戲教學中應當適當地加入生活元素,強化游戲教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從而達到激發學習熱情的目的。例如,在加減法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超市”游戲活動進行教學,將書本、鉛筆盒等當做是物品,讓學生通過交易買賣的游戲方式實現加減法的認知與應用,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參與激情、提高教學效果等目的。(3)主導性原則。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需要完成的任務是激發學生參與,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學生理解游戲規則,同時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二、創建情境游戲,激發學習熱情
在數學游戲教學當中,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數學游戲教學當中。因為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實用性、邏輯性以及抽象性比較強的科目,所以這些特征都會導致學生抵觸或畏懼數學學習。對此,為了有效激發數學學習意識與能力,教師可以想方設法地調整游戲趣味性,促使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具象化、情景化的生活情境活動,從而達到豐富教學趣味性等目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兩位數加整十數、個位數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創建情境:“小狗為了感謝同學們的陪伴,打算邀請大家參與到公園活動中,小狗帶大家玩數學大轉盤。游戲規則是轉盤停下來之后說出算式的結果?!睂τ谶@一游戲而言,教師可以借助課件上的轉盤及其所標注的數學公式進行游戲活動,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實現對數學計算能力的激發,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計算能力的培養。
三、豐富游戲類型,激發數學素養
在數學教育中合理應用數學游戲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途徑。小學數學作為一個和生活有著高度關聯性的教學科目,在生活中所能夠形成的影響也比較多,例如,生活中處處都涉及計算。教師可以有意識的豐富數學游戲的類型,從而實現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例如,在圖形拼組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前準備好生活中經??吹降氖挛飯D片,例如自行車、樓房等,同時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采用七巧板拼接處教師所要求的圖形,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圖形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一定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在實踐性數學游戲當中,例如,多位數的讀法這一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基本讀法之后進行游戲,讓學生用數學讀法說出自己父母的生日,促使學生可以在自問自答當中掌握相關知識。再例如,在加減法這一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競賽游戲的活動方式,在課堂開始之前安排學生準備好相應的數字卡片,卡片上面的數字分別對應自己與其他家屬的年齡,在參與比賽之后,需要先將卡片放在桌子上,然后隨機抽取對方的兩張,并將其進行加減獲得答案。教師則可以按照學生的回答正確率與時間進行勝負判斷。借助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競賽意識,同時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有較高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綜上所述,伴隨著學生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也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著手,以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目標。游戲教學的應用具備許多的優勢和特征,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學方法的價值與作用,教師需要不斷地摸索與嘗試游戲教學與課堂教學之間的結合方法,不斷地鉆研教學,對實際教學進行反思與思考,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創建更加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達到提升綜合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利,梁文潔,薛鋒.智慧教室環境中的課堂互動教學現狀分析:基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個案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8,22(3):115-121.
[2]歐陽熙琴,陳媛萍.茶文化視野下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探索及實踐[J].福建茶葉,2017,39(12):414.
[3]黃紅成.小學數學教材中“感受式”知識的特點分析與教法探討[J].教學與管理,2016,15(20):63-66.
[4]劉丹.數學建模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以《函數的應用》為例[J].數學通報,2018,23(4):233-234.
作者簡介:蔣帥,男,出生于1989.10.22,江蘇泗洪,本科,中小學二級,數學教育教學研究。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