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珍
摘要:課堂追問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前提之一,教師的追問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始終處于活躍狀態。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對課程問題進行追問,這不僅是學生對問題有所思考的表現,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充分表達自己思維和想法的機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適時的利用追問來加深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追問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談一談關于小學數學課堂適時采用追問的技巧和方法。
關鍵詞:適時追問;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追問屬于教師教學提問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手段,除此之外,追問還可以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目的,通過教師的層層遞進的發問來逐漸加深學生對問題思考的深度。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追問的方式通常存在的問題就是追問目標不明確,大多是根據教材目標寬泛的進行追問。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所以漫無目的的追問不僅不會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反而導致學生的思維混亂。
一、適時追問的優勢
1.適時追問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教學內容之前,通常要進行課堂導入,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以及教學內容當中來。此時適時的采用追問的方式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懸念和思考空間,在這份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對本部分的知識學習自然會充滿強烈的興趣。
2.適時追問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對于小學數學高年級段的學生來說,數學課程越來越抽象,并且難度也逐漸加大,倘若教師不加以引導,那么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就始終停留在比較淺顯的思維層次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追問,逐漸引導學生深入數學思維空間,這樣才能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老師的不斷追問和學生的思考過程中,對知識有一種恍然大悟的頓悟感。
二、適時追問要有目的
教師對小學生的追問要建立在明確的教學目標上,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天真單純,當遇到某些事物或者問題時他們不會主動的去想到與之相關的數學內容,他們僅僅能夠看到事物的表面。因此教師在追問小學生的時候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目標,引導性的進行追問,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比如在教學有關“軸對稱”的教學內容時,我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展示了一幅十分美麗的蝴蝶的照片,接著開始引導學生,“你們在這圖上看到了什么?”學生紛紛答道“蝴蝶”“那你們從蝴蝶身上還可以看出什么?”學生答道“蝴蝶十分漂亮”教師繼續追問“還有呢?”學生回答說“蝴蝶有一對翅膀”,接著追問“還可以看到什么呢?”這個時候學生就已經茫然不知所措了,本來一張圖片上只有一只蝴蝶,除了蝴蝶及其外形之外小學生再也說不出什么其他的內容。其實這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有關,小學生只能看到直觀的事物形象,而我追問的問題是比較寬泛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學生自然不知道該從什么方向來看這只蝴蝶,所以教師在追問時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既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軸對稱的相關知識,為了幫助學生發現蝴蝶身上的軸對稱現象,在學生說出圖片中的蝴蝶之后,要直接追問學生“大家從蝴蝶的翅膀可以看出什么來呢?從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時有的學生就會說“蝴蝶的翅膀是一左一右的,并且大小形狀都是相同的。”接著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說,“沒錯,這就說明蝴蝶的翅膀是對稱的。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蝴蝶的翅膀是關于什么對稱的呢?”學生對于老師的追問繼續回答道“關于蝴蝶的身體對稱”,“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把蝴蝶的身體看做是一根軸呢,這樣我們就可以說蝴蝶的翅膀是關于蝴蝶這個身體軸對稱的。”通過這樣的追問引導之后,在學生對軸對稱有了初步的認知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入軸對稱的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軸對稱的理解和學習。
三、在學生犯錯時適時追問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在犯錯之后教師不應當簡單的告訴學生一個錯字就解決了,而是應該通過追問耐心的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犯錯的原因,這樣才能夠從根源上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錯誤。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減法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在兩位數的減法上經常出錯,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于數學算術的機理還沒有明確的掌握。以“32-18”為例,很多小學生在計算這個題目都會得出24的答案。在學生犯下這樣的錯誤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我們先看個位數,2能夠減掉8嗎?”“減不掉”“所以我們是不是需要和十位數借一個十呢?”“是”“那么借來了十之后我們現在的個位數相當于是多少呢?”“十二”“十二減去八得到多少呢?”“四”“好接下來我們來看十位數,剛才我們從32中的十位數借走了一個10,那么現在32上的十位數還剩下幾個10呢?”“兩個”“那我們用兩個十減去一個十還剩下多少呢?”“還剩下一個十”“所以這道題最后的結果是多少呢?”“14”通過這樣在學生錯誤的問題上進行追問,幫助學生解決錯誤的同時也引導學生發現了自己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錯誤。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采用追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發展,還能夠更好的加深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但是教師在應用追問的教學方法時要注意相關的技巧,要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導學生追問,這樣才能使追問真正在數學教學上發揮其作用,其次教師在學生犯錯的情況下適時追問,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原因,從源頭解決學生的數學問題。
參考文獻:
[1]符玲利.精彩課堂 貴在追問——芻議小學數學課堂追問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08):55-56.
[2]夏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追問須適宜[J].教學與管理,2018(05):33-34.
[3]李新良.淺談追問對小學數學課堂的影響[J].名師在線,2017(1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