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靈
[摘要]在旅游需求多元化、旅游行業發展多趨向背景下,如何突出高比例對口就業率、高職位行業就業率、高比例就業停留率、高比例行業發展率即“四高”特色,迫切需要不斷創新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來實現。
[關鍵詞]旅游專業;“四高”;人才需求;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4-002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1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要滿足行業對人才發展導向的要求,才能保障高比例的行業就業率、高比例行業停留率、高職位的就業率和高比例的行業發展率。綜觀當前旅游產業發展現狀,旅游行業升級轉型必然帶來對專業人才的多元化分層,尤其是在旅游新常態背景下,如何體現人才培養的時代特色,如何貼近旅游行業人才需求,如何從旅游企業、旅游產品、旅游管理等環節,突出畢業生的跨界知識能力、創新創業素質,迫切需要從學科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上,注重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增強校企聯動與協同,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細化人才評價體系,真正促進旅游專業“四高”人才的有序培養。
一、以產業升級為背景的旅游專業人才發展趨勢研究
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之一,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旅游業要想實現旅游經濟轉型升級,必然需要從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上,來滿足旅游企業、旅游產品、旅游需求等一系列新變化趨勢。細化來看,其發展變化趨勢表現在四方面。
一是旅游創業面臨升級的新趨勢。對于旅游產業升級轉型,需要立足旅游行業實際,結合旅游創業結構中的不同影響要素,既要關注旅游要素的升級,還要兼顧旅游產業結構各要素間的協同配合。因此,面對旅游產業升級趨勢,要深入到旅游行業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從其自身發展及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上來轉變經營、管理模式,整合產業資源優勢,實現旅游產業總體趨勢的增強。
二是注重對旅游企業的轉型升級趨勢研究。旅游企業是旅游人才輸出的重點,也是整個旅游產業升級的關鍵。面對新常態下的旅游企業升級,必然要強調對游客需求的分析,要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在旅游企業提供旅游服務中,迫切需要從旅游人才管理水平、旅游人才專業能力上,積極創新,積極應對新旅游業態需求。如近年來旅游也、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催生了以大數據為平臺的新型智慧型旅游企業的發展。據統計,在2014年我國在線旅游企業獲得的投資多達50多項,2015年第二季度在線旅游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可見,互聯網+模式下的旅游企業深化發展,也對旅游專業人才的信息素養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旅游需求發展的多元化趨勢。旅游業的發展,對廣大游客來說,其旅游消費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傳統旅游景點多體現在觀光旅游、文化旅游上,隨著旅游群體規模的發展,對于傳統旅游觀光逐漸變換為個性化旅游。如自助型旅游、個性化行程規劃旅游,體驗旅游等漸成新的旅游趨勢。據統計,2014年我國出境游人數達到1.1億人次,出境消費額突破1400億美元,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消費國。因此,推進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轉移,以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旅游需求成為發展趨勢。
四是旅游產品轉型升級趨勢顯著。旅游產品是旅游業的基礎,新經濟常態下的旅游產品,同樣需要走出傳統單一型、粗放型模式,逐步形成旅游產品系列化、精品化模式。如主題型旅游、度假型旅游、休閑型旅游、體驗型旅游等。面對旅游需求的多層化需求,旅游產品的多樣化更為顯著。傳統旅游景點、文化景點也要逐步創新旅游方式,借鑒健身、養生、戶外探險、工業遺產旅游、研學旅游和白駕旅游等模式,來突出創新性。
二、當前旅游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及發展定位
關注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突出旅游專業人才質量,滿足當前旅游新常態下多樣化人才需求。高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當前,旅游畢業生在面對旅游業新的發展背景下,更要積極從旅游新常態要求上引入創新機制,變革人才培養模式,突出人才創新來為旅游產業注入人才動力。所謂創新,就是要從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上來協同好知識、技能的關系,來打造復合型、高勝任力的旅游專業人才。
(一)注重旅游專業跨界知識能力提升
旅游產業升級下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需要順應旅游企業升級轉型中對不同知識、技能的提升,特別是在“互聯網+旅游”背景下,著力從旅游信息技術的運用中,強調畢業生跨界知識能力。如對旅游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網絡化應用能力,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下就業矩陣化要求,要能夠滿足多種崗位或單一崗位的多種技能要求。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既要關注學生旅游專業技能提升,還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學習寬廣的專業知識范圍,學習多學科跨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和運用計算機能力、外語聽說能力,以順應未來旅游產業人才需求差異化趨勢。
(二)注重旅游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面對旅游行業新常態發展趨勢,對廣大旅游專業人才也提出新的要求。如旅游企業在滿足廣大游客需求上,需要從旅游產品、旅游項目創新中來滿足多元化需求。對于旅游企業,因對人才需求的更新,使得旅游企業必然更青睞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創新不僅是要發現問題,更需要解決問題。如在某些旅游項目設計中,面對傳統旅游標準化產品,已經無法滿足多層次游客需求,就需要從旅游項目創新上,引入個性化旅游需求分析,創新旅游服務方式。當然,由于當前高校旅游人才培養主要傾向于技能型,突出對學生就業力的培養,這一固定的教育模式,難以順應未來學生創業需求。因此,深化教育改革,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僅要鼓勵大學生創業就業,還要結合旅游行業發展新常態,從旅游專業人才創業教育中,增強廣大畢業生的創業能力,實現高就業率。
(三)注重旅游行業導向下人才培養動向endprint
旅游業發展日新月異,對于旅游專業人才在培養中很容易出現錯位問題。一方面旅游業帶來了更多的旅游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旅游業人才流失嚴重,對于很多旅游畢業生,如何能夠提高就業停留率,已經成為旅游教育界的一大難題。究其原因,傳統的旅游行業服務崗位,對廣大旅游專業人才吸引力不強。面對新形勢下旅游產業發展動向,積極引導學生熱愛并認可旅游行業,引導廣大學生關注個性化旅游,高端旅游市場,從自身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上來加強對旅游信息的運用和管理,挖掘旅游業的潛力,創新旅游服務新手段,更新旅游服務方式,拓寬旅游專業人才就業范圍。
三、以“四高”為導向創新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的路徑
立足“四高”人才要求,從當前旅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中,深入探析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問題,并從新常態下,著力提升“四高”人才,強調校內外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間的協同配合,深化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實踐課程創新,搭建校企聯動平臺,完善師資及教學評價體系,提高旅游專業人才競爭力水平。
(一)明確“四高”人才定位,優化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目標是深化教育理念、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首要任務。以“四高”人才為導向,著力從教育理念創新上,整合知識、素質、能力培養規格和方案,突出旅游專業人才技能型、服務性、管理型層次。高校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要兼顧學生旅游服務技能的提升,要突出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勝任服務型崗位。因此,在“四高”目標下,要突出人才就業能力、崗位職業能力的基礎性地位,要打破傳統單一人才培養路徑和模式局限,要引入多元化教育教學體系,要順應新常態下旅游發展多層次趨向,構建多元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如在知識結構上,注重多學科復合型人才教育,立足旅游行業職業需要,從專業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網絡運用技能等方面,創新教學方式,整合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二)完善課程結構,引入創新實踐教學
在培養“四高”人才目標下,對旅游專業課程結構進行創新設置,既要能夠反映人才培養目標,還要突出對人才專業素能的提升。如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主體的課程結構整合,要能夠從專業課程設置上,涵蓋不同旅游崗位及職業要求,能夠體現不同崗位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如在綜合能力培養上,對現有課程知識進行梳理,以關注專業課,突出學生通識教育上,來提升學生的創新力,滿足未來旅游信息化需求,適當增加電子商務、旅游網站、大數據管理等課程;在滿足旅游需求多元化及旅游產品開發需求上,可以在課程設置上增加旅游產品設計、旅游線路策劃等創新課程。通過對課程結構的優化,突出旅游專業人才崗位競爭力,并注重加大學生實踐課程的比重,如引入不同崗位競賽,開展資格認證培訓等,來增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三)拓寬實踐平臺,協同校企聯動
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增強學生綜合職業技能,必然需要從創新校企合作模式上,為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創造平臺。當前,深化校企合作,唯有強化產學研融合,來滿足旅游專業人才的就業需求、來提升“四高”人才的培養水平。如開展餐飲技能大賽、開展導游服務競賽、引入旅游企業營銷大賽等活動,以賽促教,提升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另外,拓寬校企共建項目,尤其是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要關注旅游行業發展動態,發揮廣大學生的想象力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走出去,參與到企業考查、企業調研工作中,來感知旅游企業;鼓勵教師參與到旅游行業掛職鍛煉,增強師資的實踐能力;高校通過引進來戰略,吸引廣大旅游企業人才兼職到實踐課程教學中,以外聘、合作等方式來優化師資力量,提升師資教學水平。
(四)完善評價機制,提升考核力度
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需要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對于旅游專業人才的評價,也要兼顧“四高”目標,適應旅游業發展趨勢,講究理論考核、實踐考核的結合,突出校內外、多渠道、多方式、過程化考查在學生綜合成績中的比重。如擯棄傳統單一試卷成績考核模式,引入學分制考核體系,突出學生知識結構、知識素能、實踐技能、綜合職業水平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