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莉 向玉萍
[摘要]本文就大學生專業社團的管理模式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分析和研究,進而發現大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此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模式,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持續健康高效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4-004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2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近些年,涉及大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方面的調查研究越來越多,也出現了很多研究成果,例如學生服務意識的如何養成、宏觀建設與微觀建設如何結合、社團制度體系如何完善、學生專業社團可持續發展和學生專業社團的社會化等,雖然研究結果越來越多但仍然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專業社團工作的模板化,組織僵硬,重在辦事了事,其真正的價值收效甚微。目前我國在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指導體系上的研究也只是基于理論層面,具體的實用性也無法在指導體系上得以展現,再者在傳統教育模式以及思想理念的基礎上對于社團的評估也在大思想的條框下顯得模式化,沒有足夠的重視與肯定。學生專業社團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專業教育的有效載體,通過社團管理的研究有利于凸顯學生專業社團活動的特點和功能作用,科學地使用管理方法,發揮學生專業社團的職業教育功能,增強學生專業認知,深化學生專業學習,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推動大學生向專業化、社會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質。
一、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模式的現狀分析
(一)專業社團體制不健全。專業社團管理體制不健全且沒有實質性的約束力,專業社團附庸在團總支的管理,而團總支則依靠社團的管理層來間接指導學生工作,有些時候社團的發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無法直接及時的反饋給團總支,因而對于學生專業社團也缺乏了指導力度,導致了管理體制松散不完善。
(二)專業社團發展不平衡。由學生的喜樂決定參與社團的類別,在我校大學生專業社團聯合會注冊并在運行中的學生專業社團共有50多個,都是根據各院系各專業進行注冊成立,各學生專業社團之間會員數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這導致后期的活動質量得不到保證。
(三)專業社團定位不明確。高職院校專業社團的活動由于受到經費、活動場所方面的制約,學習時間、社團活動時間以及精力上的沖突導致高職院校社團成員對于自身定位、延續和發展概念模糊。活動還不夠專業化,還不能將所學專業知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四)專業社團內部不和諧。社團干部與社團成員所學專業存在差異,缺少情感上的交談。部分學生思想上的不成熟性、身處安逸環境以及個性的自由決定了學生不會完全服從社團活動管理,造成社團干部與社團成員之間的隔閡。
二、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所面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所面臨的問題
1.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活動重視表現而不專注于本質。目前高職院校社團文化活動中,絕大多數的社團成員主要重視社團活動所帶來的自我表現而不注重活動本身所帶給學生的成長成才的意義,這使得專業社團發展偏離了其本身具有的含義,走進了“注重表現而不專注于本質”的怪圈。鑒于學生專業社團在服務學校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體現的專業性功能,在社團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社團活動過于追求場面的規模,活動參與的人數,活動響應的程度,活動舉辦所帶來的影響及轟動效果,從而達到宣傳或者炫耀的目的,給學生的感覺也只是視覺效果,忽視了活動本身存在的專業指導意義。高校社團活動其本身應具有一定的品味與標準,過多的社團人數會直接影響到社團稀缺資源的合理分配,不僅對于開展活動不利,而且會對社團本身與學生自身的發展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2.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成員不夠精簡且資源受限。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活動承擔著大學生第二課堂的教育重任,學生自我組織的課外文娛活動與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活動內容上還是存在差異性。社團規模所帶來的榮譽感使得社團在接納新成員的時候從來不以個人素養作為基本的招收準則,來者不拒的招收新成員模式造成了高職院校社團成員雖然多但素質低,更為嚴重的是導致社團規模冗重,開展活動呆板。
3.高職院校社團數量多且組織結構相似無特色。部分大學生狹隘的認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是否豐富多彩是由高職院校社團數量的多與少決定的,這也是導致高校專業社團無法形成特定管理模式的因素。另外,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建設的時間尚短且經驗不足,導致高職院校在社團的類別建立、制度制定、價值觀念、管理模式、活動形式和經費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高職院校刻意的追求其規模數會給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文化成為快餐式的速食文化,不具備代表性。一味的傳承舉辦老一輩專業社團留下來的社團活動,使得整個的社團在重復工作,沒有創新的項目來刺激社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社團活動成為一具空架子,有時學生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在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降低了專業社團活動的吸引力。
(二)高校社團管理缺失產生的原因
從各高校學生專業社團的發展看,專業社團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使得各校社團的建設與發展良莠不齊。管理機制好的專業社團其組織結構合理,專業社團活動多姿多彩,活動舉辦靈活新穎,學生參與度、滿意度高。社團管理機制較差的高校社團情況則不盡如人意,社團管理的不規范導致專業社團發展的不規范、發展的不平衡,活動的舉辦喪失意義,活動的質量較差,發展過程波瀾起伏,搖擺不定,而造成這種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發展參差不齊的原因主要就是高校社團發展缺少一個高效實用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陳舊或者缺失的情況下導致學生對于專業社團存在的價值意義不能夠認同甚至否定;導致各高校以及學生不能夠認真對待、重視社團的建設與發展,不能夠在基本的物資與經費上支持學生社團健康健全的發展;導致各高校不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社團的發展,指導力度大打折扣,各高校無法集中注意力培養專門管理社團的組織干部,無法健全完整的激勵機制來刺激學生的自我發展,無法找到管理學生社團的重心,無法得到及時的信息反饋以扶持對學校專業技能培養有較大幫助的專業社團。endprint
三、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園林園藝系植物組織培養協會作為首個創新型社團管理模式示范社團。以此示范逐漸將我們的管理模式推廣到其他專業社團的運營中
(一)建立系部專業社團指導教師小組。按照指定的聘任方案聘請系部高職稱、高學歷專業教師擔任專業社團指導教師,加強指導教師對于專業社團發展的方向性作用。社團指導教師須按要求完成《園林園藝系社團指導教師日常工作登記表》的填寫;定期開展社團專業培訓指導工作;每學期組織學生專業社團開展符合其專業特點且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各類活動4次以上。系團總支根據社團指導老師提供的《園林園藝系社團指導教師日常工作登記表》的內容折算工作量報送學校。
(二)加強學生的自我主導意識。將社團的內容從興趣愛好向專業導向轉變,使學生認識到專業社團對專業興趣培養、專業知識認知方面重要性。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開展專業社團活動,使學生從活動中加強專業學習,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和理解度。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協會這一重點專業社團的打造,選拔優秀成員參加全國全省高職學生職業技能比賽植物組織培養組大賽,繼而形成梯隊式比賽人員選拔模式,先后有10多名學生獲得全國高職學生職業技能比賽植物組織培養組二等獎,江蘇省高職學生職業技能比賽植物組織培養組一等獎,形成專業社團的良性梯隊發展。
(三)加強對外的學習與演練。社團的活動不能僅限于簡單的校園生活,其實參加專業社團,不僅能使得學生更加了解所學專業的社會需要,還有可能創造新的供求關系,有利于學生有目標的,成功的跨入社會,比如植物組織培養協會與泰州市新勝社區、泰州市鳳凰小學對接,定期去參加專業實踐,將專業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既加深了學生的專業認識,也提高了學生與社會的聯系。
(四)社團活動與學以致用相結合。不同的專業定期開展專業社團活動將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團隊體驗、社會體驗。學以致用的主要目的是不希望參加專業社團的成員只是抱著玩玩,參與參與的消極心態。要能夠學到專業內容,能夠展示專業學習成果,因此每年舉辦一次專業社團成果展,讓學生從成果展中提升專業興趣,也提高了同專業的滿意度與美譽度。植物組織培養協會的部分成員經過長期的社團活動,培養了專業技能,一畢業就被專門的組培公司挖走,年薪10萬多。
四、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模式地創新研究
(一)以尊重學生自主權,創建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模式的新理念。不全面的學生素質培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身個性的發展,培養方式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當下教育方式的不健全,因此我們更應該注意將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與個性培養的統籌兼顧發展。在尊重其主觀意識的基礎上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用切實可行的辦法激勵學生去實現目標,先定個小目標,付諸行動,取得成果,激發潛能。
(二)將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創新管理基于專業、法制的磐石之上。伴隨著高職院校社團規模不斷地發展壯大,不但學生專業社團的管理模式需要創新,作為管理學生專業社團的指導教師隊伍也要更新換代。指導教師的專業化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專業社團產生一些積極正面的影響。對于指導老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我們可以通過組織結構優化、指導教師隊伍人員的政治思想學習,心理學學習,教育方式學習、人員的進修等方式來提升。采取績效考核體系,對應的績效考核體系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學生管理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
(三)以經濟、教育、就業創業、學生專業社團、社團管理相結合,尋求這幾個方面的切合點,培養全面的復合型人才。總的來說在高職院校教育重視專業技能的背景下,讓學生通過專業社團活動以及參與專業社團的管理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管理素質,將專業學習、創新創業作為社團發展的動力,全面營造文明向上、健康快樂、專業突出的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管理模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