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姍
[摘要]食品安全問題牽動人們的神經,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良好實施有助于食品信息的傳遞,能有效改善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是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重要參與主體,通過對消費者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認知度、參與度的調查研究,分析制度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增強消費者對追溯法律制度的認知,調動消費者參與積極性,進而推動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效實施。
[關鍵詞]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認知度;參與度
一、對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認知的調查
(一)關于消費者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認知的調查說明
食品的安全性已經成為消費者進行食品購買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2015年新修的《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但是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監管部門的追溯權利義務規定不明晰,對于消費者的權利、參與方式、參與程序等都沒有涉及。
為了了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認識度和參與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設計并實施了“消費者食品安全追溯認知及參與度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以山西省呂梁市、太原市和青海省西寧市的消費者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79份。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三部分:其一,被調查人基本情況;其二,被調查者對食品安全問題及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認知;其三,被調查者對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態度與評價。通過問卷顯示的信息發現消費者在參與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完善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得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二)對消費者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認知情況的分析
1.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
調查問卷反饋的信息表明,對食品安全問題持“非常關注和比較關注”態度的消費者占所有被調查消費者的82.09%,一方面表明食品安全問題的嚴重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消費者比較關注飲食健康。
2.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息的關注度
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對食品標簽上的信息“完全不關注”的僅占所有被調查者的4.48%,“不同種類食品給予不同關注”或“偶爾關注”的占到31.24%,“非常關注和比較關注”的一共占到64.18%。
3.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認知度
消費者對于要求全面記載食品信息和信息傳遞共享的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知之甚少,聽說過此制度的僅占所有被調查者的一半不到。說明該制度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不大,也說明對該制度在運作實施,功能意義等方面的宣傳不到位。
4.消費者對于實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態度
問卷調查表明,被調查的消費者中“相信食品生產加工者會自發實行食品安全追溯”的僅占到19.5%,同時“相信溯源信息內容真實”的被調查者占比也不到50%,可見,消費者對追溯信息內容的信任度比較低。
二、對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認知度調查反映的問題
(一)消費者對食品信息了解渠道狹窄,內容有限
消費者能獲得較充分的食品信息是保證消費者參與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設的前提。而消費者與生產經營者之間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渴望獲得更多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信息,例如原料采購、食品來源等相關食品信息。
食品包裝的標簽上標注信息簡單內容有限,不能體現食品的本質屬性,不符合追溯的標準,不能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需求,也不能通過這些信息的提供打消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疑問。
(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認可度不高
盡管消費者渴望獲得食品信息,但是對于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卻不甚了解。
消費者認可度不高的原因。其一:我國純自愿型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我國對食品安全追溯無強制性規定,所以經營者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對自己生產的食品進行追溯。其二:規定不明細,規范效力低。現行與食品可追溯相關的法規對企業踐行食品追溯職責、追溯標準、期限、內容等規定不夠明細,操作性差,無法形成長效機制。其三: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宣傳力度不夠。對于食品追溯法律制度的內涵、功能、消費者參與途徑和參與方式等內容宣傳力度小。其四: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設置不能很好地反映消費者需求。現有規定對消費者的參與權利、渠道規定甚少,導致消費者對該制度的不了解、不信任、不合作。
(三)消費者對食品追溯信息信任度低
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是指規定食品信息追溯方式、追溯主體及其權利義務、追溯客體等法律規范的總稱。但是,消費者對生產經營者提供的溯源信息信任度低,對食品追溯過程中獲得的信息的真實性存疑。這個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實施的公信力,不利于制度繼續推行和建設完善。
消費者對溯源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存疑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現在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導致人們對食品安全和食品生產經營者普遍喪失信心。其二:法律對追溯內容缺乏明確具體的規定,導致追溯沒有統一標準。其三:制度設立中并未重視消費者的主體地位,制度運作透明度不高,社會監督機制不健全,加大了社會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不信任和敵意。
(四)社會公眾參與度低,參與渠道不暢
2015年新修的《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但是對消費者等社會公眾的權利、參與方式、參與程序等都沒有涉及。消費者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參與主體,但是,制度設置對消費者等社會主體的需求反映少,制度社會參與度低,參與機制不完善,導致消費者徒有參與熱情。
三、提高消費者認知度。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
(一)保障食品信息傳遞通暢
首先,對各參與主體的追溯權利義務進行明確、具體的規定,保障追溯信息的傳遞共享。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本質是關于食品信息收集、提供、共享、傳遞的制度,對食品追溯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保障信息通暢,應該明晰各參與主體在追溯制度中的權利義務,明確提供信息的內容和提供方式。
其次,嚴格落實各參與主體的追溯權利義務。生產經營者應在標簽上標注追溯信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例如提供食品加工衛生環境等信息。食品監管部門應嚴格履行職責,監督生產經營者履行追溯義務,對不履行義務的行為進行處罰,并且及時公布自己獲得的相關信息,對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及時回饋,保障信息通暢,增加消費者的信任。
(二)加強社會監督,拓寬參與渠道
社會監督是消費者等參與食品安全追溯的一種方式,要加強社會監督,拓寬參與渠道。消費者監督是社會監督的主要方式,但參與渠道不暢通、成本高。所以,法律法規應該明確規定社會監督的主體、權利、監督方式、程序,暢通參與渠道,增加消費者在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中的權利。行政、司法機關的嚴格執法很大程度上是對制度的維護,通過嚴格執法保護消費者在追溯制度中的參與權和其他合法權利,使消費者通過信息的充分掌握和權利的充分行使推動社會監督的發展,推動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構建實施。
(三)加強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宣傳
豐富宣傳內容。消費者是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的重要參與主體,但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作用不了解,也不太信任,所以應該加大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內容、功能、消費者參與渠道、參與權利和參與意義的宣傳,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認知。改進宣傳方式。消費者了解渠道狹窄,了解不全面,所以應加大宣傳力度。
(四)強化追溯制度的實施,提高制度公信力
明確制度實施細則,提高制度實施的公信力。要樹立消費者信心,鼓勵消費者參與其中,明確制度實施的標準細則和獎懲措施。在探索試點的基礎上完善食品安全追溯的相關法律規定,使消費者在追溯制度中享有法定權利,并規定行使權利的具體方式、程序,使生產經營者明確其追溯義務,規定義務的具體內容和承擔方式。
綜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認可度不高,對追溯信息信任度低,為了使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取信于消費者,社會成員參與其中,緩解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要加強消費者對食品追溯制度的認識、理解,加大宣傳力度,完善參與途徑,拓寬參與渠道,調動消費者參與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積極性,搭建社會成員問互信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