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德育工作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還要及時發現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將心理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得學生在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情況下,端正學習與生活態度。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職德育工作;實際措施
當前一些中職德育教師雖然已經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期間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不能保證自身工作可靠性與有效性,因此,教師需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特點與要求,改革自身工作方式,創建多元化的管理機制,為其后續進步奠定基礎。
一、 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
當前,多數中職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影響其長遠發展與進步,具體為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中職院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心理品質形成的主要階段,但是,很多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缺乏正確的學習方式,不能保證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厭學心理與自卑心理,加之受到社會消極信息的影響,學生認為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知識沒有職業前途,導致從心理方面缺乏自信心。
第二,人際交往方面存在障礙。部分學生缺乏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經常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妥善地處理人際關系。
第三,缺乏積極的人生觀。多數中職院校學生在實際學習與生活中,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在思想方面與社會實際情況產生矛盾,在進入社會之后出現心理壓力,不能保證人生觀的積極性。
二、 中職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分析
一些中職院校德育教師雖然已經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問題,不能保證教育工作效果。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 缺乏先進的教育方式
中職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學習方式不正確。而德育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只能為學生單純地灌輸相關知識,不能利用創新性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質量降低,且課堂教學氛圍缺乏活躍性與積極性,不能滿足當前的實際教學發展需求,難以營造良好的環境。
(二) 缺乏教學針對性
中職德育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未能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難以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與控制。且在實際教育期間未能根據學生性格特點與年齡特點等開展相關管控活動,無法保證工作效果,嚴重影響相關工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導致其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德育教師未能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機制,難以通過合理的方式對其進行教育,導致教學質量降低。
(三) 缺乏合理的素質評價方式
中職德育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制定完善的德育素質評價方案,未能開展合理的教育教學活動,難以對其進行全面的管理與控制,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機制。同時,德育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未能合理使用素質評價方式開展相關工作,缺乏完善的評價模式,且評價效果較低,嚴重影響教育教學工作質量。
三、 中職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在中職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需合理開展心理健康教學工作,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對心理健康教學理念與方式等進行全面的創新,保證通過合理的教育模式開展評價工作,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等,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機制,滿足實際發展需求。具體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 注重學生情感方面的發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再只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灌輸,應重視學生情感方面的良好發展與進步。在心理健康教育期間,教師需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機制。例如:德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確三維教學目標,也就是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價值觀目標等,在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等活動,在學生情感發展的情況下,融合相關知識,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
(二) 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中職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進行創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等開展相關教學工作,保證教學效果。在此期間,教師需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在明確心理特點之后,對教育方式進行全面的分析,結合學生性格特點,建立相關管理體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其發展奠定基礎。例如:中職學生對科技產品較為喜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技術實施教學工作,在網絡中查找豐富的信息資源融入其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驗,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況下,創建多元化的管理機制。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建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使學生參與到相關學習活動中,在提升其心理健康的情況下,增強教學效果。
(三) 創新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模式
中職院校德育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對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合理地分析,創建多元化的管理機制,保證各方面工作的積極性與可靠性,利用先進的評價方式對其處理,培養學生思想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評價,創建先進的模擬活動,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其綜合素養。且在日常教育的過程中,需對學生言行舉止等進行全面地觀察,利用科學的評價方式對其處理,在全面分析學生心理情況的基礎上,構建現代化的教育機制。在此期間,教師可以使用微信方式與微博方式與學生交流,創建平等與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情況下,指導學生與教師相互溝通,能夠拓寬教育渠道,還能培養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
四、 結語
在中職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明確各方面工作內容與要求,創建先進的管理機制,保證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建立的多元化的控制體系,明確各方面內容與要求,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寧.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德育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亞太教育,2015(34):189.
[2]關晶.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調查——以大連市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為例[J].職教論壇,2014(17):25-29.
[3]林米.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有效融合芻議[J].讀與寫(上,下旬),2014(15):50.
[4]李哲.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有效融合[J].現代職業教育,2016(35):211.
[5]王莉娜.論中職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展望,2015(14):290.
作者簡介:
陳朝暉,講師,貴州省貴陽市,貴州省廣播電影電視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