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普遍存在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導致“小學化”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包含學前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師選拔制度不合理,國家不重視學前教育發展,家長不正確的育兒經驗等。本文針對學前教育“小學化”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原因分析;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32-01
學前教育“小學化”一直是我國幼兒教育存在的根本問題,“小學化”危害著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泯滅了童心。試圖解決學前教育的問題,需要我們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個體差異,國家加大對學前教育行業的資金投入,努力減小應試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
1、影響兒童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目前的幼兒園教育普遍是教孩子讀拼音、識字、寫字等,而孩子正處于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小肌肉的發展還不完全,肌肉的收縮能力差,長時間的使用小肌肉會導致疲勞和拉傷。過早的要求孩子長時間坐著握筆寫字,會導致小肌肉的疲勞,可能會因為坐姿不正確導致頸椎扭曲、骨骼錯位等,還會導致眼睛近視。況且3~4歲左右的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5~10分鐘,沉重的作業負擔讓幼兒長時間處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神經一直受到一方面物質的刺激,不利于孩子神經系統的全面發展。
2、泯滅了童心,扼殺了孩子的天性,不利于以后的全面發展
幼兒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主要依賴于具體形象、直接感知的物質來記憶,以無意識記憶為主。而拼音和漢字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字符,沒有具體可感的物體,只能通過機械識記的方法來記憶,死記硬背得來的短暫記憶不但不長久,還會扼殺孩子的現象力。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要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不要過早的給孩子灌輸小學的知識,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壓抑了孩子活潑好動的特性,有的孩子還會對學習失去興趣,不利于適應以后的小學生活。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分析
1、家長的原因
應試教育的觀念已經滲透現代社會的家長的腦子,各位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奧數班、英語特長班、舞蹈班等,她們認為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以后能更好的發展,深不知這并不是為孩子好,還可能會害了孩子。
2、學前教育教師資源不足,幼兒園供不應求
由于國家放開二胎政策,我國的幼兒數量有所增加,現在的幼兒園數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兒童數量,而且幼兒園的分布不均勻,很多家長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孩子進公辦的幼兒園,不過好的幼兒園收費高,很多家長都付不起高額的學費。有的私立幼兒園舉辦者都是為了利益的趨使,迎合家長的需求,從幼兒園就教小學的知識,不按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辦學。
3、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匱乏,教師選拔制度不完善,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大多數都是中專、大專畢業,而且幼兒園老師工資低、待遇差、招聘門檻低,導致幼兒園老師魚龍混雜,使得很多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的人進入了教育行業,有的幼兒教師缺乏理論知識,素質不高,缺乏耐心。
4、社會環境影響
當前社會中,英語培訓班,口語交際班,作文班,幼小銜接班,各種培訓班,大街上比比皆是,隨處可見。部分家長本來不愿意,也沒有想法讓自己的小孩去,但看到周圍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去了,好像也“初見成效”,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開始滋生了,不得已,也只好“隨波逐流”,把孩子到這些“拔苗助長”的培訓班中,讓孩子成為他們的試驗品,甚至是犧牲品。
三、針對學前教育“小學化”提出的解決對策
1、尊重兒童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減小應試教育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要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來進行,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尊重幼兒個性的發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性,堅持以游戲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幼兒在游戲中學得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她們求知欲望。同時家長也需要改變傳統的育兒觀念,反省在教育中的過錯。
2、增加幼兒園的數量,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目前有很多的私立幼兒園還是主要以盈利為目的,我們要改變這種現狀,需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按地區分配幼兒園,為幼兒和家長提供便利的,多種選擇的、多層次的幼兒教育服務,引導幼兒園按照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進行辦園,摒棄功利化,讓幼兒園回歸到自己的正常的發展軌道,不讓幼兒園成為孩子從小的負擔,真正讓幼兒園成為孩子的樂園。
3、加強幼兒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
要改變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擁有一批素質良好、有師德,了解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師資隊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抬高幼兒教師就業門檻,持證上崗,還需要對幼兒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既要有系統的理論知識,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因材施教,還要有跳舞、唱歌、畫畫、做手工等方面的才藝,更重要的是要細心、有耐心、有愛心,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小朋友。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階段,我們應該十分的重視。在幼兒學前教育時期投入的更多,更加有利于兒童后期的全面發展,以后會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作為家長要改變傳統的觀念,尊重孩子的天性,幼兒教師要提升自己的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保證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趙艷燕;;淺談如何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J];學周刊;2013年01期
[2] 劉如秀;;探討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思考[J];讀書文摘;2014年1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