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陳斐彪
【摘要】如何搭建多樣化的學習實踐平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學生擁有豐富的學習實踐經歷,值得教育者思考與探索。專業協會具有專業性和職場情景模擬性等特色,組織學生加入專業協會,有組織、有目的、有秩序地開展協會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匠心品質,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協會活動 自主學習 教育觀念 匠心品質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015-02
職業院校中相當一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薄弱、自律性不強、自信心缺乏。內心有學習的欲望,但苦于難以找到學好的途徑,久而久之造成了學習興趣低迷、甚至“厭學”的現象。基于這種狀況,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學生從一個被動的聆聽者變成一個自主學習的探究者,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開展專業協會活動就是一種不錯的提供創新土壤、培育工匠精神、培養匠心品質的途徑之一。
一、協會的組織建設
為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滿足學生內心的學習愿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搭建師生交流溝通的平臺,促進學生協會活動的常態化。在學院團委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設立了各種協會,其宗旨是傳承、互助、分享、成長[1]。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創建了“電氣控制協會”。
“電氣控制協會”成員大多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學生,當然也有少數對電類知識非常感興趣的其它專業學生。我院的各個協會每學年初都會招新,“電氣控制協會”也不例外。對提交申請的低年級學生,給予他們充足的考慮時間,通常為一個月左右。一個月后,無論何種原因,想離開協會的新生,可自由選擇離開。想繼續留在協會學習的同學,則需要通過篩選和面試。在協會內,有著豐富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指導,有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學生參與,高年級的學生會主動指導低年級的學生,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會主動指導非電專業的學生,通過傳幫帶讓他們入門,融入協會并快速成長。
“電氣控制協會”每學期舉行兩次技能競賽,對于有實力的學生,優先推薦參加各級各類競賽。
二、協會活動平臺的建設與管理
進入專業協會的同學,大多是學習、創新、實踐欲望較強的同學。為這些同學搭建協會活動平臺,提供創新實踐場所,是學院及每位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前,我院的實驗室一般為教學型實驗室,主要為教學服務,為教師進行教學開放。近年來也逐漸為學生的創新創業、畢業設計開放。隨著專業協會的蓬勃發展,這就要求實驗室有充足的實驗設備外,還需加大開放力度,實現實驗室真正意義上的開放[2]。
學期初,專業協會需要制訂培訓指導計劃,根據培訓指導計劃提供材料清單。為了營造創新培養環境,協會成員在完成指定的培訓內容后,學生還可進行自主實驗,拓展創新。創新實踐的內容不拘一格,形式多樣。如有:驗證性實驗、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專業技能競賽等項目。
協會創新實驗室由協會會長負責,學生自主完成日常管理。電氣控制協會設有會長一名,副會長二名,下設高年級、低年級兩個大組,每個大組中分別有5個小組,每小組一個組長。正、副會長負責撰寫協會章程、負責制訂學期初的培訓指導計劃初稿、負責技術指導,組長根據培訓指導計劃初稿提供相應的材料清單、進行日常協會活動器件的準備及簡單設備的維修等。而協會指導教師負責培訓指導計劃初稿的審定、操作規程的制定、日常協會活動的答疑及糾錯。
三、協會活動開展
由于協會的同學層次不一,有高年級的同學、有低年級的同學、還有非電氣專業的同學。因此培訓形式非常靈活,培訓內容除了培訓計劃內的還有協會會員自行拓展的內容。
協會活動試行學長助教制度,讓品學兼優的學長每周輪流為學弟、學妹上一次課,通過歷練,同學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這此過程中,協會指導教師自覺做一個忠實的聆聽者,以欣賞的眼光認真聽同學講課,最后進行點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為了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分組學習的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同層次的同學每3人一組,采用自由結合的方式并對該組命名,從遞交上來的組名來看,都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也反映了同學們積極上進的精神。如: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出類拔萃、天道酬勤……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是學生自愿參加,大部分同學非常渴望學到知識。同學們可根據學期初專業協會制訂的培訓指導計劃,自由安排時間每周完成一個任務。在集中學習的時間里,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作品并進行功能演示。指導教師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組,組與組之間進行相互探討,切磋技藝,共同進步。對于學生經過探討后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指導教師才會進行指導,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教師會進行精講,對于學生經過充分探討后仍存有分歧的知識點,指導教師會進行詳細地分析,并加以點撥。對于做得又快又好的組,可自己根據需要自主安排,如:可以小組為單位拓展學習內容,也可個人拓展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需要指導教師進行指導的,可預約時間。
作為協會的指導教師,只有學生的確需要指導,或在巡回指導的過程中發現錯誤和不足時,教師才會及時進行引導和糾錯,或針對大多數同學都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教師把學習的主導權完全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有能力將其做好,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自由拓展的空間。
四、協會活動效果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學生至始至終是學習的主體,無論學習內容怎樣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不變,可見,協會活動完全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能較好地陶冶學生的性情。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讓學生自己充分實踐、自主探究,有機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有積極參與、有獨立思考,自主性較高、合作意識較強。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讓學生實現內心的學習愿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遠大的理想,奮勇向前。學生為了達成理想,會更加努力學習、努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用他們的想象力和經營力去開拓一片全新的世界。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是學生主觀意識和學習的需要,符合學生個性,能夠讓學生盡情發揮,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用創造和進取的精神研究一切、創造一切。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將個人作為團隊中一員,共同學習,彼此發現知識、消化知識。本人通過耳濡目睹,發現在團隊中成長的學生善于與人溝通交流、合作,這也是人立足于社會的必修課。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豐富的想象力發展,健全人格的形成乃至社會性的涵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3]。
開展專業協會活動,對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匠心品質,是一條非常好的途徑。
五、結語
本專業“電氣控制協會”活動已開展三年,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已形成了以指導教師為智囊準備、以協會為交流平臺的傳幫帶的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提高了學生參加創新活動的廣泛性和可持續性,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匠心品質,培養了一批拔尖的優秀學生[4]。2017年,我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碩果累累,收獲滿滿。電氣協會學生參加自動生產線技能競賽榮獲省級二等獎、國家級二等獎、金磚五國國際競賽三等獎,省級創新創業榮獲三等獎。2018年,電氣協會學生參加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技能競賽榮獲省級二等獎、國家級二等獎;自動生產線技能競賽榮獲省級二等獎。
參考文獻:
[1]徐建軍,王健強,王瑋.基于科研俱樂部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4(5):8-10.
[2]劉歡,楊正勇.高職院校專業實驗室開放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8(8):142-143.
[3]馬琳琳.動的教學:一位民國先生的課堂主張.[EB/OL].www.jyb,cn.2015-11-05.
[4]徐科軍,產學研合作培養工科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4(5):11-13.
作者簡介:
劉歡(1971.5—),女,湖南省衡陽市人,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實習指導教師,維修電工高級技師,研究方向為自動化應用技術、課程建設與教學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