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春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成為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重點,而初中數學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抽象能力的學科,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成為了教師的關注。核心素養是新課改提出的新型教學目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教學的趨勢,因此,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開始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 初中數學 有效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145-02
近幾年來,核心素養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思想,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包括培養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還包括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本文將分析數學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策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有效性。
一、在初中數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符合初中數學教學的大綱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教學的重點,不僅是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的發展要求,也是為社會輸送新型人才的要求,是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要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開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目前,大部分的教師不再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而是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核心素養是一種大勢所趨,是一個新型的教學思想,不僅會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能力。
二、基于數學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
數學是一門要求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的綜合學科,并包含了有理數、圖形、方程等多種類型,而每一數學類型都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應該將這種關聯性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系統的了解數學知識,挖掘數學之間的聯系性,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數學結構圖。結構圖的建立是陳舊知識與新知識建立聯系的必要手段,也是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在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點聯系性時,需要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展示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教學重難點。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時,教師需要先讓學生復習有關有理數的分類,了解有理數的特點,并展示小學階段學過的正數加減法運算。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氣溫變化情況。讓學生分析氣溫變化的具體過程,并通過設問的方式,讓學生求溫差。這是一典型的有理數減法問題,在復習了有理數分類的基礎上,了解了負數也是有理數的一種類型,由正數的加減法運算推算出負數以及正負數的加減法運算原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計算效率。
(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進行融合
數學學科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多數學知識不能很好理解,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探究數學教學特點,而且數學與學生實際生活具備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進行融合,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前提下,還能了解數學的應用過程,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數學之間的關系,可以將這種聯系作為教學的紐帶來提高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能力。
例如,在學習《有理數乘法與除法》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情境來引出有理數的乘除法。比如,小明從家里到學校,每分鐘走50米,共走了20分鐘,問小明家離學校多遠?由該問題引出有理數乘法,該問題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的問題。有理數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教師可以通過類似的問題來引出有理數除法的相關法則,從而在日后生活中進行精準的計算。
(三)直觀化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讓學生的興趣不容易激發出來,這時就需要教師來創新教學方法,變換教學方法讓學生的興趣充分被激發出來,比如多媒體、生活情境教學、問題情境教學、小組合作討論、游戲等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將抽象化具體,希望可以更加直觀地展示有關數學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概率》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概率的概念,教師就可以通過投擲硬幣的方式讓學生猜測概率發生的特點。如果朝上記作正,朝下記作負,計算最終的正負情況,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概率發生的不確定性。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迎合新課改的發展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繳志清,劉璐.關注核心素養 把握核心內容 優化教學策略——初中數學教學關鍵問題的研究與實施[J].基礎教育課程.2016
[2] 房科躍.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