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于生物這個學科并不陌生,生物世界涵蓋了很多的物種,對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新課標的要求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因此,在生物教學中也逐漸地融入了德育教學,本文分析闡述了生物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并說明了德育在生物教學的具體應用,從而實現生物教學的德育目標。
【關鍵詞】德育 生物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164-01
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德育在教學中的比重逐漸的增加,很多的課程在教學中都滲透德育,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生物知識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因素, 在教學中若能選擇知識的“精華”部分, 辯證地滲透到德育教育當中, 這對培養出新世紀合格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生物是一門涵蓋知識較廣的學科,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的生物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造福了我們人類。但是在生物技術的影響下,也出現了很多的病毒和環境污染,因此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德育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使學生在了解生物技術的同時,也注意到環境污染和病毒危害,從而達到減少環境污染和病毒危害的可能性。生物學科為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提供了豐富的論證材料,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材內在的思想性,有意識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闡述教學內容,去分析、講解學科的基礎知識,通過生命活動的一些現象闡述哲學原理,讓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同時,初步形成辯證的觀點和方法,逐漸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二、德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德育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
目前,在新課標的實施下,德育已經成為生物教學目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按照每節課所講的知識和內容,滲透相應的德育知識,實現了普通教學和德育知識的結合。
2.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關內容
(1)植物:在對植物進行講解時,通過植物的能量轉換,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在對植物的根莖進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多了解根莖的結構,同時可以滲透保護植物、土壤的環保意識。通過學生對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結構與功能的學習,滲透結構與功能統一、生物體與環境相互統一、事物發展變化的觀點。
(2)動物:在對動物進行學習和講解時,滲透德育教學可以使學生養成愛護動物的良好習慣。并且通過對動物的外形進行學習時,滲透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同時通過動物之間存在的傳染病和病毒的危害,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可以了解到我國對待傳染病、寄生蟲的防治措施,加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3)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通過對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了解,可以使學生詳細的了解生物科學,這時加大德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3.生物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
(1)在生物教育教學中,對學生講述生物學的基本知識,總結歸納出相關的哲理,同時將哲學和德育相結合,得出相應的物理哲學,并且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啟示,起到德育的作用。
(2)在生物教學中,通過對生物的自然發展規律,讓學生自主的參加相關的實踐活動,吸引學生,可以開展戶外親近自然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堂知識,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感受生命的力量,引導學生愛護生命,保護動植物,培養自身良好的品質。
(3)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提升自身的素質,以自身的特點和專業來給學生起到德育榜樣的形象,生物教師要熱愛生物,具有強烈的愛心,并且運用愛心進行德育教育,建立學生和教師之間深厚的情誼,以情出發,培養和喚起學生的道德情感。
(4)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增加集體榮譽感。由于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學生屬于獨生子女,這就造成了很多的學生自我意識比較強烈,缺乏相應的合作意識,缺乏集體榮譽感。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可以穿插和滲透勤勞和團結合作的德育意識,通過對生物中勤勞的動物,如蜜蜂,對蜜蜂的習性進行了解,可以加大學生對辛勤勞動和團結合作的意識, 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5)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塑造學生品質。在生物教學中,學生會從教材上了解到很多的生物學家,他們對于生物的研究堅持不懈,雖然研究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但是生物學家評價自身的意志克服很多的困難才能有了相關的研究成果,例如博物學家達爾文經過23年的潛心研究,寫出了巨著《物種起源》。教師在這里和德育教育進行結合,在講解生物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良好的意志,塑造了學生堅毅的品質。
三、總結
綜上所述,德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比較的廣泛,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按照每節課所講的知識和內容,滲透相應的德育知識,實現了普通教學和德育知識的結合。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在平時的教學中,開展戶外親近自然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堂知識,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并且運用愛心進行德育教育,建立學生和教師之間深厚的情誼,對學生進行不斷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左敏.高中生生物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現狀調查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8.
[2]蘇紅.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5.
[3]陳少丹.高中生物教學中生態德育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
慈春燕(1980年4月-),女,漢族,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人,本科,教師,從事職業教育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