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群
【摘要】初中科學是一門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探索精神的基礎學科,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課堂教學效果的延伸,即通過課后作業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但傳統的作業往往局限于單一的練習題,其效果很顯然只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限制了學生創新精神與思維的發展。設計開放型的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初中科學中如何設計開放型作業作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初中科學 作業設計 開放型作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173-01
在長期初中科學作業布置中,為了實現“一手抓”的教學任務,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及主觀能動性,學生被迫完成大量練習題,這不僅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還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科學知識的探索欲。這與新課標下的素質教育是互相違背的。因此,在新課改下的作業布置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緊扣教學內容布置貼近生活實際其充滿趣味性的課后作業,以此讓學生“寓學于樂”,在各感官體驗中感受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得到邏輯思維、想象力、實踐精神、創新精神的鍛煉。
一、初中科學設計開放型作業的原則
開放型作業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交叉點,它是鞏固學生知識,延伸教學效果的教學手段之一,通過作業教師可以直觀地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因此在設計開放型作業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1)聯系生活實際。初中科學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如慣性、光學、密度、力等等,因此科學作業的布置應當圍繞生活萬象,生活化的作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2)緊扣教學內容。教材是開展教學的基準,作業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在布置作業過程中理應圍繞所學,跨度不可過大,從側面而言,也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體現;3)保護身心健康。作業通常是課后完成,這就意味著學生要在沒有教師監督指導的情況下完成,因此,要加強安全意識教育,用電、用火、用水的注意事項,也要盡可能地避免可能出現爆炸或腐蝕的危險因素,以此防止事故的發生。
二、初中科學如何巧設開放型作業
(一)通過實驗設計開放型作業
實驗是最能烘托科學魅力的途徑,也是引導學生深入科學、探討科學的基本手段,通過科學,學生不僅能夠通過切身體驗到科學的奇妙而不由自主地加深對科學的熱愛,還能夠讓學生在體驗課本知識在現實中“綻放”的過程而更堅定對學習科學的決心。要實現實驗類開放型作業的教學計劃,以“溶解度”知識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要整合所涉及的內容,通過對傳統的物理、生物、化學等科學知識的串聯整理再將其與生活中的現象相結合形成知識網絡;其次,布置以“食鹽溶解度”為主題的課后作業,給予學生充分發揮想法、深入了解、展示自我的活動空間;最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以興趣為基礎的深入學習。通過實驗類開放型作業教學,讓學生對科學學習思路的開拓更“有跡可循”,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師教學收益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二)通過探究類設計開放型作業
在科學中,許多的科學現象是多樣性的,一個不同的因素就會引發不同的變化,觸發不一樣的科學現象,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好問、好學、好新鮮的天性,一改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由傳授者的身份改為引導者,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漁”取自然知識的技能,鼓動學生自主進行探究科學知識的學習,營造出學習氛圍輕松愉悅和學生知識提高的雙贏局面。如:在教授“酸堿”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向學生展示“小蘇打去污”的酸堿中和效果后,給學生布置探究“小蘇打清潔功能”的開放式家庭作業,鼓動學生探究興趣,通過對小蘇打能清潔油污而不能清理廁所水漬污垢的結論達到探討科學知識的效果,提高學生科學知識水平。
(三)通過觀察設計開放型作業
在科學知識教學中,許多科學現象并不是即時呈現的,比如,植物的成長過程、動物的生理變化等需要較為漫長的發展過程,這是在教學中無法通過具體展現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擺脫文字表述的局限,加深科學知識的印象和提高對科學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開發型作業的布置,如:“種子的成長過程”,讓學生通過課外對種子每個時間段的變化的細微觀察、對每一次變化的詳細記錄、種子成長結果的收獲的實踐過程,引導學生切身感受科學知識的魅力通過學生對科學知識具現化的實踐過程,激起學生對每天都在變化的科學現象的興趣,引發學生得到觀察成果時的自豪感,強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科學作業開放性的布置上,一定要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可操性強的開放型的作業,以此完成知識的遷移和內化。這其中教師也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獨立收集素材、資料,獨立思考,獨立操作,最大化地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總之,開放型的作業設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優化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葉陳建.淺談初中科學作業的設計與優化[J].學周刊,2014(27):169.
[2]葛穎倩. 基于PISA理念的初中科學課程開放性作業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