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璐+李繼志
摘 要 “一帶一路”的建設促使高等院校對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越來越迫切,會計作為商業語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高等院校會計專業雙語教學課堂的現狀,分析目前國內高校會計專業雙語教學課堂魅力缺失的原因,從而從“高效”和“有趣”兩個層面對我國高校會計專業雙語教學課堂魅力的提升提出思考建議。
關鍵詞 雙語教學 會計專業 課堂魅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49
Abstract It is more and more urge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Accounting as a business language in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harm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icient" and "interesting" asp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Accounting Profession; Charm
2015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不斷提升我國大學的國際化辦學水平,打造適應并能提升“一帶一路”進程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才。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高等院校急需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而“會計”被認為是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會計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會計專業采用雙語教學更能較好地滿足“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化人才需求。
1 提升高等院校會計專業雙語課堂魅力的必要性
在《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中定義“雙語”是“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國語旨在進行學科教學的運作方式”。在中國,雙語教學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同時使用漢語和英語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教學課堂上引用英文教材,并同時采用一定比例的中文和英語進行授課講解,以及采用雙語試卷考試。雙語教學并不能等同于英語翻譯教學,雙語教學的作用應該是提供給學生能全面了解專業知識的一種途徑。我國雖然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開始強調雙語課程的建設,高校也積極響應,開設了許多雙語課程,但是通過十幾年的教學建設發現,一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雙語教學課堂效果未達到預期,“雙語教學”熱度逐年降低,導致有些高校停止了老師對雙語課程的申請,甚至把原本的雙語課程改為單語(中文)課程,雙語課堂魅力逐漸缺失,這實際上是不利于學生的未來就業競爭力,有悖于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因此,探索提升高等院校雙語教學課堂的魅力迫在眉睫。
2 高等院校會計專業雙語課堂魅力缺失的原因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會計專業國際資格證在國內高校的推廣,會計專業雙語教學亟需改革,首要需尋找雙語教學課堂魅力缺失的原因。
2.1 “教”層面
“教”的效果好不好對雙語教學課堂有重要的影響,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通過目前雙語教學現狀分析,一方面,由于采用雙語教學的老師本身的專業知識和語言組織能力水平有限,導致有些采用雙語教學的老師容易把雙語課堂變成英語翻譯課程,老師只注重講解字面含義,按照英語教學方式逐字逐句進行書本字面翻譯,并沒有深入到知識點層面,導致中外知識框架銜接不暢,學生無法正確理解知識內涵。另一方面,雙語課堂教學方法較單一,以會計課堂為例,傳統的會計課堂上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即先系統地講規則,再用規則套應用,理論性較強,學生初學時,本身就對會計缺乏感性認識,即使采用中文授課時都容易感覺教學課堂沉悶,而雙語教學更是用第二語言去學習新的知識,老師如果沒有好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學生更難以融入課堂掌握新的知識,從而導致雙語課堂魅力喪失。
2.2 “學”層面
高校學生對于“課堂”的理解與中學生不一樣,高校學生中最常疑惑的問題之一是:大學課堂的意義是什么?許多作為普通高校的學生本身對課堂教學沒有憧憬,對雙語教學課堂更是學習欲望不強烈,不理解雙語課程開設的意義。同時,由于雙語教學需要采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而學生英語水平有差異,學生對英文教材會有一定的畏難情緒,不愿花時間仔細預習復習教材內容,更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兩級分化嚴重,一個學期上完雙語課程后,學生記得的只是簡單的專業單詞。雙語課堂的特點是雙語環境,強調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行為,但學生如果不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不愿意改變“啞巴英語”的現狀,雙語課堂教學效果也無法達到最佳。
3 提升高等院校會計專業雙語教學課堂魅力的措施
具有魅力的課堂應該是高效和有趣的課堂,既能傳授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魅力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提高課堂魅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途徑之一。
3.1 融合教學內容
成為魅力課堂的因素之一是成為高效的課堂,高等院校的課堂魅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學生能通過課堂學習獲得大量的有用信息。通過對目前高等院校會計專業雙語教學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大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更注重知識點的理論性和實用性。雙語教學不應該是純粹的英語翻譯課程,其應該更加側重教學內容的中外知識的融會貫通,以及在知識點層面的理解。因此,高等院校會計專業雙語教學旨在幫助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本國會計知識的基礎上,分析中外會計知識差異并能融會貫通,了解國際會計準則,提高學生對會計實務的操作能力。endprint
一方面,豐富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基于會計人才的國際化培養目標,會計專業雙語教學可基于國內原有的會計教學體系,同時借鑒國際資格證考試體系,兩者融合設計教學內容。國際上流行的會計領域資格證有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CPA(注冊會計師)和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目前,在國內已有許多高校成立了以國際資格證為導向的會計專業方向班。以ACCA方向班為例,ACCA總共有14門課程需要參與全球英語試卷的統考,課堂上采用的是雙語教學或全英文教學,但ACCA教育所學的是國際會計準則(IAS),并根據國際會計準則進行課程設置,我國的會計準則雖然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但不能等同,因此,在課堂上也應適時的補充中國會計專業知識,銜接中外會計知識框架,雙語教學內容才會更加豐富。另一方面,豐富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案例分析在高校課堂上已較普遍,而雙語教學課堂上更應將案例選取范圍拓寬,選取國際社會中一些真實發生的案例進行探析,由于是雙語課堂,因此可以采用第一手英文資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形成英文案例分析報告,通過案例分析,將所學的知識聯系到實際問題,創建一個良好的國際化討論氛圍,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會計專業雙語教學內容需要立足于本國會計知識的基礎上,借鑒國際資格證考試體系,優選案例,從而增加雙語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和實用性。
3.2 豐富教學方法
成為魅力課堂的因素之二是成為有趣的課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魅力課堂除了能高效的傳授知識外,還需要能吸引大學生進入課堂學習,增加課堂學習的興趣。很多初次接觸會計課程的學生都覺得該課程專業性強,會計專業的雙語課程更是覺得困難重重,因此,提升會計專業雙語教學課堂魅力,使課堂氛圍活躍,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在我國,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法等。采用雙語教學的老師在課堂上應針對不同環節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在高等院校45分鐘一節課的教學課堂上,一般分為復習、學習、練習和總結四部分,教師需要精心安排四部分內容,環環相扣,既能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又能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從而提高課堂魅力。首先,教師可通過提問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從而了解學生的知識復習及預習情況,其次,在講授新知識過程中,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現場反應,適當的調整雙語教學比例,使學生能更好地融入雙語課堂中,并在講授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法,布置學習任務,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創建一種學習型課堂氛圍。然后,練習部分應充分考慮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題目由易到難,充分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同時,在當前信息化時代,大學課堂更應充分借助于信息化工具加強課堂的生動性、實踐性等。最后,在總結環節中,老師可以用知識框架圖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理性認識。
雙語教學課堂已經在我國高校建設了多年,會計專業采用雙語教學,是適應我國當前國際化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雙語教學課堂直接影響雙語教學質量,雙語教學課堂魅力的提升離不開老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老師不斷努力提升自身知識和教學水平,學生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參與性,才能提升雙語教學課堂魅力,才能更好地促進雙語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
湖南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課程規范設置研究(2013-175)”;湖南農業大學2015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ACCA的會計專業雙語課程改革實效性研究”(B2015134);2015年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全英文課程建設項目;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01503)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趙希斌.魅力課堂——高效與有趣的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張新民,祝繼高.會計學本科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突圍之路[J].會計研究,2015(8):80-85.
[3] 李蕊.雙語教學中中西方會計差異分析——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J].當代經濟,2016.7(19):112-113.
[4] 于洪鑒,孔晨,陳艷.論“一帶一路”視閾下的中國會計變革[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6(3):93-101.
[5] 李曉玲,張力.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會計雙語教學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6(8):144-146.
[6] 李宗彥,于永生.國際會計教育準則在會計課程建設中的運用[J].財會通訊,2016(1):62-64.
[7] 王艷.會計教育理念與創新能力培育——基于經管類非會計專業會計教育的視角[J].會計研究,2016(2):89-94.
[8] 郭振宇,萬敏,李娜.會計專業雙語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3):221.
[9] 潘丹青.會計人才培養與會計教育理論創新與發展[J].財會學習,2016(13):247-248.
[10] 劉國余.會計雙語課程柔性教學模式探析[J].商業會計,2016(24):119-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