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人才培養具有重大意義,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著眼于培養有思想水平、政治覺悟、德才兼備的人;通過改革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內容、方式方法,提高其在人才培養中的實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為實現人民群眾的福祉、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治國理政、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
關鍵詞 思政工作 人才培養 改革創新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t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cultivate peo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reformed to inno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reform and reform,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eople's well-being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rule of law, fo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alent cultiv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就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他在講話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這一關系“根本問題”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重大意義。“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成為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必須認真回答的問題。
1 “培養什么樣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必須明確的首要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边@一論述明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目標和任務。
(1)思想政治工作著眼于培養有思想水平的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樹立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內容的人生價值觀,懂得在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覺地精神追求和評判是非曲直的最高標準;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崇高信念;把個人理想寓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自覺承擔歷史使命;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承者;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弘揚者等。
(2)思想政治工作著眼于培養有政治覺悟的人。政治覺悟是人們在政治生活中領悟政治問題、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是政治觀點和政治行為的統一。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擁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透徹了解國史、黨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建設史,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全面把握基本國情,對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高度認同;具有國家意識和法治精神,忠于祖國、理性愛國;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件,關心社會發展、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樹立綜合國家安全觀,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等。
(3)思想政治工作著眼于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安耪?,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才兼備”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一項基本要求。專業課教學、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對大學生的成才發揮了關鍵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則是培養大學生良好道德素養的主要途徑。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學生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堅定的道德信念、強烈的道德情感、堅韌的道德意志;增強道德判斷能力,對道德行為及道德現象做出恰當的道德評價;能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和革命道德傳統;恪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具備社會公德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遵守戀愛中的道德要求和家庭美德;積極參與道德實踐,把道德要求內化為個人品德,外化為道德行為;能持之以恒、慎獨自律,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等。
2 “如何培養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中心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及時準確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環境、新變化、新問題,通過改革創新破解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實效性。endprint
2.1 改革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和運行機制
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但是,受制于高校內部的條塊管理,這些力量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直接領導,同時受校級不同領導的分管。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往往依據崗位職責守好自己的“責任田”,不愿去管他人的“瓦上霜”,彼此缺少信息溝通與工作協調,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出多門、力量分散、效率不高、針對性不強等問題。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理順關系,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統一領導、緊密協作、務實高效、專兼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和運行機制。一是要集中統一領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履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根據這一要求,黨委書記應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高領導者和最終責任人。學校各部門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接受校黨委書記的集中統一領導。二是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探索建立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其他校級領導和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任組員的工作協調小組。協調小組每年組織召開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力量參加的研討會,分析全國、本地、本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勢、成就、問題和措施,有的放矢地部署后續工作。三是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機制。學校的每一個教職工都要承擔起大學生思想信息收集員的角色,在管理、教學、服務中留意學生的新情況,比如思想動態、身心健康、學習態度、現實困難、社會交往、家庭變故等。然后將信息及時傳遞給本部門專門的思想信息管理員,管理員在對信息進行整理后第一時間傳遞給相關部門的信息管理員。其他部門的信息管理員獲得信息后,馬上傳遞給本部門的思政工作者。各部門的思政工作者根據這些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四是要建立專兼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要保持開放性,在建設以本校骨干力量為主的專門隊伍時,也要積極建立兼職隊伍??梢匝埖胤近h政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社科理論界專家、各行業先進模范、名師大家、其他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力量以特定的形式參與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兩支隊伍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2.2 梳理和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理清責任歸屬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豐富而龐雜,涉及部門和人員多,在工作中容易出現任務不明、職責不清的現象。必須根據相關規定和學校工作實際,明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內容和責任分工,調動相關部門和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增強工作責任感,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蓋。
一是從領導人講話和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門的文件規定中梳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盡管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內容沒有作清單式的詳細規定,但是針對此項工作,國家領導人發表了一些重要講話,中央、國務院、中宣部和教育部出臺了相關文件,提出了具體要求。高校要認真研究這些講話和文件,抽絲剝繭,從中細化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項具體內容和要求,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清單。二是從高校的日常工作中梳理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思想政治工作既有獨立性和特殊性,同時也融于高校日常的管理、教學、科研、服務中。高校必須加大力度,從每一個部門尤其是校黨委、宣傳部、團委、學工部、教務處、馬列學院的職能職責中,從每一個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和實際工作中,仔細挖掘并全面梳理出涉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在管理、教學、科研、服務中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是從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中挖掘思想政治工作新內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使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和期待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努力方向。高校相關部門和教職工除了通過日常工作外,還必須通過其他方式,比如召開學生座談會、專題調研、參加學生社會實踐等深入學生,了解他們的所思所需,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四是從“時”、“勢”變化中挖掘思想政治工作新內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受到外部環境和工作對象的規制,而外部環境和工作對象總是處在不斷變化中。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準確、敏銳地意識到外部環境和工作對象的新變化,并據此調整工作內容,增強工作的時效性。比如,針對部分大學生的“非理性消費”及與此相應出現的“校園貸”,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時調查研究,掌握“校園貸”在高校中的發展情況,向學生揭示“校園貸”的真相和危害。
2.3 改革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對工作的效果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存在著重灌輸說教輕傾聽交流,重理論傳授輕踐履篤行,重監督管理輕熱心服務,重外在規范輕內化養成等問題,使得工作效果不盡如人意,工作難點難以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須對工作方式、方法進行創新。一是創新要以學習和借鑒為基礎。中國古代和當代西方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有較強的借鑒意義,比如儒家提倡的“身教示范”,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感化學生。西方柯爾伯格提出的“道德討論法”,即“通過引導學生對道德兩難問題展開討論,誘發認知沖突,達到促進積極的道德思維,從而促進道德判斷發展的方法”,[1]提高了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自覺性和參與性。二是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實現工作的實時化、全天候。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學生利用移動終端隨時隨地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融入學生的網絡世界,實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社會實踐情況,及時地給予教育、指導、提醒和幫助。比如,利用“智慧課堂”,可以將思政課向課下延伸,實現及時答疑、師生互動;利用“兩微一端”,對外出實踐的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師即使不在課堂和學生身邊,思想政治工作卻從未停止。三是切實增強社會實踐的作用?!凹埳系脕斫K覺淺”,要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作用,必須充分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實踐的融合。具體來說,要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比重,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將實踐教學落到實處;教師要指導和參與大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指導學生正確參與國家重大事件進程,比如指導學生參加選舉地方人大代表;參與或指導大學生的各種社團活動等。在實踐中,一方面發揮教師良好的榜樣作用;另一方面將實踐中涉及的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國家政策等內容糅合其中,讓“實踐出真知”。四是要強化管理和服務的育人作用?!耙诜找龑е屑訌娝枷虢逃?,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2]使工作扎實有為、接地氣。例如,在入黨推優,競選干部,評選助學金、獎學金、三好學生等關系學生重大利益的事項上,要切實遵循民主、公正原則,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的成績和過錯要賞罰嚴明,嚴格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確立學生的規則意識;幫助學生解決在戀愛、就業創業、兼職、心理健康、人際交往、經濟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和難題,以情育人。endprint
3 “為誰培養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中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高等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的主路徑,“為誰培養人”即培養的人才“為誰服務”則反映了高校人才培養的價值追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反映人才培養的這一價值追求。
(1)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構成,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和探索逐步建立、發展和完善的,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須走符合中國獨特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的發展道路,我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校。我國高等教育的獨特性質決定了必須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青年學生具有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我國高校培養的人才首先必須為發展和開創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而不是為西方國家及其利益集團服務。
(2)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中流砥柱。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的一次偉大革命,關乎中國命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實現。我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最大限度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沖破舊思想的束縛和利益固化的藩籬,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當代大學生沒有陳腐觀念的束縛和既得利益的牽絆,而且他們還具有突破陳規、大膽探索的勇氣,具有自強不息、奮勇爭先的使命感,具有堅忍不拔、銳意進取的精神。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學生的改革意識,增強參加現代化建設的本領,使他們畢業后能在現代化建設的各領域革故鼎新、擔當重任。
(3)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理論主張培養忠誠的踐行者。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提出了治國理政的諸多理論和主張。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新實踐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實施,要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在校大學生,終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因此,必須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讓大學生們對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充分理解并高度認同,成為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忠實踐行者。
(4)為實現人民群眾的福祉培養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袖們歷來重視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毛主席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鄧小平則提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3]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畢業后的大學生,必將在重要崗位上成為為民服務的新生力量。因此,必須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大學生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使他們植根于群眾,樹立為了人民群眾的福祉而奮斗的思想。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響應黨和國家的“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積極參加“三支一扶”、“西部志愿服務”、“村官計劃”、“特崗教師”等項目,為民建功立業。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服務,明確其在人才培養中的目標和價值追求,并通過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17-02-27.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3]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