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素艷+種法力
摘 要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逐漸突出,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以及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在新形勢下,探索有效途徑,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更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現狀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7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ir study, life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to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a variety of mea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ne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i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大學生的心理正處于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一個階段,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影響,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本保障。
1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實表現
一是角色轉變障礙。進入大學后,大學生的學習方法、生活方式等發生轉變,不再像中學那樣事事有老師、家長的提醒、關心和幫助,有些依賴性強的大學生在短時間內不能適應大學的這種生活環境的轉變,使他們產生悲觀失落、消極焦慮情緒,從而產生抑郁心理。
二是人際交往障礙。大學生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各地的生活習俗、文化背景和行為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性。90后的大學生從小嬌生慣養,事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結互助的精神,缺乏對別人的體諒和關心,在與同學的交往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造成人際關系緊張而被同學孤立,容易產生心理焦慮。
三是情感困擾障礙。大學生正處于生理發育成熟期,他們渴望異性,但他們在處理感情問題上缺乏能力和經驗,常常出現單相思、多角戀等問題,尤其是在失戀后,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甚至產生殺人和自殺的心理危機。
四是學習興趣缺乏障礙。有些大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比較盲目,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有些大學生因高考分數不理想,服從分配后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這些大學生在入學后不能及時調整心態,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從而感到很無奈。有些大學生進入大學后,認為終于從中學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解放了,對自己徹底放松,整天沉迷網絡游戲,導致網絡成癮。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前景不理想,將來就業會有困難,而失去信心,從而造成心理壓力。
五是心理自卑障礙。有些大學生因家庭貧困、相貌缺陷、身體殘疾等因素而產生自卑心理,從而沉默寡言,比較孤僻,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不敢與人主動交往而產生緊張情緒,而產生心理困擾,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六是求職擇業障礙。這種心理問題常見于畢業班的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表現為缺乏面試自信和技巧,對崗位和報酬要求過高等。在職業選擇上,沒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他們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擔憂。
2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各種因素
一是個人因素。大學生心理正處于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缺乏生活磨礪,自我管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擊打能力比較弱。性格外向的學生比較活躍,積極參加各類活動,他們遇到問題時善于傾訴,發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概率要低一些。內向的學生不擅與人交流與交往,不喜歡參加各類活動,他們遇到問題時自我封閉,容易產生焦慮、自卑情緒,發生心理問題的概率要高一些。
二是社會因素。新媒體時代,紛繁復雜的信息良莠不齊,不健康文化的傳播,錯誤思潮的影響,使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熟期的大學生迷失方向,當在社會中因缺乏經驗而受到打擊時,不能及時認清自己的定位而產生心理障礙。大學生是成長中的知識分子,他們承載著社會、家庭、學校的熱切期望,負擔和壓力比較大,但他們的心理發展還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比較弱。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心理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他們的適應力、意志力、承受力和心理調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使得大學生要提早做好就業、考研、出國等準備,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緊張的學習、生活節奏使他們身心疲憊,心理負擔加重,由此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多。
三是學校因素。當代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有很多是第一次離開家過集體生活,對集體生活的不適應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缺乏使大學生不能適應這種生活環境的變化而感到焦慮。有些大學生為考研、考公做準備而導致課程負擔過重,長期處于這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使他們感到壓力過大。有些大學生因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占用了大量學習時間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使他們感到擔憂。endprint
四是家庭因素。家庭對大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無形當中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有的學生會把這種壓力當成一種動力,刻苦努力,勤奮學習;有的學生會覺得是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從而導致出現心理問題。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像保護傘一樣呵護孩子,使孩子失去承受挫折的能力,當大學生進入到大學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遇到問題不知所措,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從而產生心理問題。
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雖然近些年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積極努力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效果,但還不能滿足學校、學生和社會的需要。
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不夠。目前,很多高校沒有根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配備合適的專業心理教育師資力量,兼職老師比較多,水平參差不齊,隊伍不穩定,這對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三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設施落后,工作機構不健全。很多高校沒有提供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設備和場所,也缺乏必要的經費投入,工作缺乏規范性和科學性。
四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有待完善。目前,很多高校只重視課堂教學,忽視了課外咨詢與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未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管理、服務的全過程。
4 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是提高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要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具體的實踐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對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指導和幫扶作用。各高校應定期對心理教育工作者進行能力提升培訓,召開工作經驗交流會等來提升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二是開設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高校應采用合理的教材,結合大學生的現實情況科學安排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心理預防和保健,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
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輔導。高校應定期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學生座談會、專家報告會等活動形式開展心理團輔和心理疏導,了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便于及時發現心理異常的同學,能夠及時進行輔導和治療,確保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四是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機構。高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教育工作者,科學規劃內容,通過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平臺,運用正確的咨詢方式,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工作。
五是建立心理健康防御機制。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狀況普查活動,便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對個別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要予以重點關注,定期對其進行疏導,有效組織危機干預。
六是營造輕松、愉悅、和諧的校園氛圍。高校應充分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學習、生活、科技、娛樂、文化、體育等活動,營造積極、樂觀、健康的和諧氛圍。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質的養成,能從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學生的不健康心理狀態。
七是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各高校應針對新入學的大一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進行一次全面的心理測試,通過測試結果篩選出有問題傾向的學生,建立起對他們進行跟蹤督導的心理健康檔案資料,不僅有助于老師揚長避短,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學生及時調整自我,消除心理障礙。
5 結束語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計劃有組織地幫助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需要高校全體教職員工的關注和支持。要采取以課內教學為主渠道,課外引導、咨詢相結合的教育方法,給大學生提供健康、愉悅、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努力營造全員育人的良好氛圍,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建設和諧校園,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熊猛.我國“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評.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0(5)(總第58期):400-406.
[2] 溫永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探析.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2)(總第126期):48-51.
[3] 高洪濤,季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機制的探索.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7(4)(總第128期):56-58.
[4] 李江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探析.改革與開放,2010.4:124-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