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蘭森
摘 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一門最重要的學科。它對小學生的推理及判斷能力、邏輯及思維能力的培養都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面對如此重要的數學課程,大部分教師僅僅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提高,卻忽視了將學生作為課堂中心目標來發展。這也就導致教師并沒有把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作為重要課題來重視。然而,要想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構建新時期的數學高效課堂,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主體地位;培養
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是讓學生主體參與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認清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懂得只有在合作小組中積極參與,才能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針對數學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各種數學問題,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通過各種輔助教學手段,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主體性的參與意識
(一)運用多媒體展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就要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教師要選取和學生思想觀點、生活經驗接近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進入教學內容的思考中。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抽象的數學知識,有些學生在面對與他們的生活經驗較為遙遠的數學問題的時候,難免會感覺有些困難。在這個時候,多媒體課件以視聽結合的形式,將數學問題以動畫、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并在教師設計的問題中將學生的興趣點集中到教學思考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從二維空間過渡到三維空間,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表面積和體積的概念,而且也通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掌握教學內容。
(二)情境參與,突破難點
在講授新課時,教師一方面可以采用實物演示法進行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有效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多媒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感知中掌握體積的運算過程,能夠快速、準確地掌握教學內容。同時教師采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完成對教學內容的認知,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享受到知識經歷的過程,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提高數學課堂中學生主體性
教師的“教”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去“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雙方活動的一個過程。高效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去引導學生,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進去,手去操作、動眼去觀察、動腦去思考、動口去表達。因此,教師必須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為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創設條件。例如,我在教學《認識長方體》這一課,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我在課前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制件一個長方體;其次,在課堂上,我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展示作品,讓學生們找一找,指一指,數一數,摸一摸,說一說,填一填等方法來了解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并填寫自主學習單;接著我和學生一起總結并糾正自主學習單中長方體的主要特征。最后為了加深對長方體的認識,我讓學生課前準備好小棒和彩泥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個長方體。學生通過設計,將觀察、操作、思維與語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種實操互動不僅使學生思維發展能力得到了提高,還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整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真正達到了既學知識又長技能的目的。
三、合作學習,共同提高數學能力
(一)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實現課堂主體地位
教師要選取適合學生小組合作探討的數學題目,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組內討論中來。教師要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集思廣益,共同發展。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和探究性,提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個性化解讀,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數學問題,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共同發展。當組內出現差異性數學解答的時候,教師要多給學生時間思考,引發學生積極討論交流,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在相互補充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如在數學廣角的開放性題目的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課堂生成,激發學生多層面多角度的思維,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知識的真諦。學生的思維活躍了,也就更樂于參與數學課堂的交流,數學能力也就提高得更快。
(二)教師要加強指導
教師從小組組建到團隊建設都要加強指導,引導學生學會小組合作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思考,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發揮不同的作用,共同發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前先學先問,然后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從而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師,我們不但要幫助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構建,還要幫助學生學會在合作小組中發揮自己的優勢,用自己的思維和智慧解讀數學知識。
四、小結
小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長遠的發展。為了能讓學生主體性地位得到很好的發展和鞏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讓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鞏固和提高。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當今社會中非常重要并且切實可行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班云.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主體性的策略與設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6).
[2]郝永紅.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J].成功:教育,2012(20):67.
[3]王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J].新課程:上,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