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孟燕
摘 要:知識和經濟無疑是世界各國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無論是知識創新還是技術創新,均離不開教育對它的支撐。小學生作為未來祖國的接班人,培養創造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全名族的創新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思維;培養
創新是人類發展的永恒主題,而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要把最好的教育給我們的孩子,那么,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創新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重視學生創新學習的培養。在這么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本人的出以下總結。
一、創新的優點
創新學習的課堂是開放性的課堂,具體體現在:一是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受教材的局限,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從各種教育資源中選取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現課內與課外的結合。二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發揮學生的創新潛能。三是給學生留有足夠的自主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獲得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二、根據學生發展特點,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求知欲既是激發創造活動的誘發劑,又是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源動力。教師要將枯燥乏味的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實際生活出發,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自覺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去創新。
案例:教學“圓的認識”。一位老師在教學時,用多媒體出示了這樣的場景:森林召開自行車大賽,各種動物騎著不同形狀車輪的自行車,有圓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長方形的、平行四邊形的、橢圓的。首先,老師讓學生預測誰會得冠軍;然后,繼續播放多媒體課件,結果騎著圓形車輪自行車的小猴子一路很順利,得了冠軍;最后,老師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車輪都是圓的,提出問題:為什么自行車的輪子是圓的呢?學生頓時感到學習數學很有用,自發產生了一種探索興趣,萌發出一種“自我需要”的強烈求知欲,創新思維自然得到了培養。
三、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勵質疑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強烈好奇心,是學生肯深入思索事物奧秘的動力,是培養追根究底精神的催化劑。學生只有在強烈好奇心的催動下,才能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自主地參與學習,激發創新興趣。小學生常會提出稀奇古怪的問題,甚至一些荒誕的想法。我們都要從正面加以引導,創設一種促進學生好奇心的氛圍,鼓勵他們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他們不經意的創意有意識地加以強化。久而久之,學生的好奇心、自尊心逐漸與創造性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創新意識,發展創新能力。教育教學實驗表明:任何創新都源于問題。因此,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勤于思考,求新求異,不墨守成規。讓問題進課堂,進頭腦,強化問題意識,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因此,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境,善于創設情景,設置懸念,精心設問。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發展,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都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科學的滲透完成。一定要杜絕教師包辦代替,讓學生必須按教師“畫的線”去走的現象,真正落實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學生改變對教師的依賴性,主動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問題和懸念的激發下去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在解決問題的喜悅中去提出新的問題,新的疑問。使其在不斷的探索性學習中逐步培養創新意識。
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思維是創新的基礎,培養創新思維要從思維入手:
(1)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當中,才能提高課堂效果。周玉仁教授說:“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情境,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點活動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快。”
(2)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皮亞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們重新發明,至少由他們重建,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因此,要克服傳統的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弊病,克服以教師思維代替學生思維的現象,采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教師不要急于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通過激發興趣、啟發思考讓學生主動猜想,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積極發表見解。遇到困難,教師則從旁引導、點撥、幫助學生發現新問題,獲取新知識。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學好的能力。傳統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追求“小步走”,講究水到渠成。這樣的課堂學生的思維空間比較小,便于教師控制,但扼殺了學生創新思維,剝奪了學生在數學課堂里自由思維的空間和時間。
(3)加強發散思維訓練。發散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形式,也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沒有發散思維就不會有知識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極其復雜的心理現象。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別出心裁,勇于標新立異,尋找與眾不同的解題途徑,教師要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大膽嘗試、勇于創新,提出合理、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有利于激發求知欲,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產生與發展既要依賴于扎實的豐富的基礎知識和嫻熟的技能技巧,同時還要懂得一些思維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深刻領會新大綱精神實質,深入鉆研教材;當好組織者、合作者與引導者這一角色,才能依據“課標”理念和教材這一線索,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的人。上述就是我對本研究課題的認識,希望評審委員對我的論述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