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群
摘要:數學是一門講究準確性的學科,似乎與猜沾不上邊,可實際上遇到一些難題的時候,我們卻要鼓勵學生大膽去猜想。有了猜想,才會有不斷求證,最終找到正確答案的那一刻。
關鍵詞:小學數學;猜想;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學生遇到問題,哪怕不會,他也會去猜一猜,而有的則看到難題想都不想就說不會。慢慢地,這兩種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出現很大的差異。前一類學生的思維發展得更加靈活,因為他們用猜想培養了自己的求異思維能力,他們的思維范圍更廣。后一類學生則發展較為遲鈍,他們的思維是成線性的。
前不久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出了一道推理題,有一點復雜,就是有的老師也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做出來??墒?,我們班有一個男生,很快就做出來了。我感到很驚奇,問他怎么這么快。他說:“一部分是依靠推理,還有一部分靠的是猜想?!卑嗌系膶W生聽了哄堂大笑。我知道學生認為他是蒙的。我鄭重地告訴他們:猜想也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一種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方法。猜想不是亂想,也不是亂蒙,它是一種數學的想象。它能幫助我們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數學發現的機會,鍛煉數學思維。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數學發現,都是運用合理猜想這一非邏輯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樹立學生的猜想意識,培養他們的猜想能力,鼓勵他們運用猜想去解決我們的數學問題。
一、運用猜想導入新課
小學生好奇心重,總想探究為什么。因此,在眾多引入新課的方法中,“猜想引入”以它獨有的魅力,設置懸念,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使其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從而使他們的學習逐漸步入最佳境地。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的“圓面積的計算”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書上的圖形,并猜一猜圓的面積大約在什么范圍呢?看他們誰先猜出來。一聽這個要求,學生積極性很高,都開始仔細觀察,并努力地猜想。為了給學生一個方向,我給他們提問:這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r2)這個大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4r2)猜一猜圓面積大約在什么范圍呢?(圓面積<4r2)。教師問:比4r2小一點,那到底是多少呢?大家知道嗎?現在我們就來探討解決這個問題。這樣通過猜想,快速地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處于一種憤悱狀態,急切地想求得答案,也讓他們在大腦里初步勾勒出知識的輪廓,從整體上了解所學的內容,啟動了學生思維的閘門,等待我們引導他們去探索。
二、運用猜想引導學生探索
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一群看似“懶惰”的學生,他們不是不愛完成作業,而是不想去動腦。如果我們不加注意,慢慢他們就會成為班級的學困生,自己失去學習的信心。本來小學生求知的欲望很強,可塑性大,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善于引導,就可以培養他們積極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猜想”也是一種積極的思維形式,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引入“猜想”這一中形式,可以促進學生多角度思維,加快大腦中表象形成的速度,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得出結論。如在教學“圓的周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學具:若干個大小不一的圓、一根繩子、一把米尺、一個圓規。然后問學生:“要計算圓的周長,你認為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學生經過觀察、思索、動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繩子先量出圓的周長,再量繩子長度。”“先在圓的邊上做一個記號,然后從做記號的地方開始,把圓直接放在直尺上滾動,等圓在直尺上滾完一周,看尺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長了?!薄安煌膱A,它們的大小不一樣,周長肯定不一樣,我們可以找幾個圓來用第一種方法量出它的周長,然后看看這幾個周長之間有沒有什么關系?”哦,這個猜想真不錯,竟然想到了找規律了。是一個喜歡思考的學生提出的,他平時就最愛問問題,我及時表揚了他。我又問:“為什么這樣想呢?”它回答:“因為我們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都有規律可以用,那圓也一定可以,不然那更大的圓我們怎么辦呢?”由此可見,通過學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促進了他們的思維發展,培養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并加快了知識探究及學習的進程。
三、運用猜想鞏固新知
“猜想”不僅可以運用于我們的新課導入與新知探究,更多的時候還可以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學以致用是數學新課標中的重要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手段挖掘學生的潛力,讓他們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把學到的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讓學生在練習新知的階段充分利用“猜想”,培養他們的這種意識,以后在生活中遇到此類問題,他們才能靈活運用。數學教學中我們在練習階段,可以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貼近生活而又充滿趣味的題目,讓學生利用猜想來解決。比如,46名學生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院規定:每人票價20元,如果滿50人可以享受團體八折優惠。算一算,用最合算的方法去購票需要付多少錢? 如果我們按常規方法計算票價,則要比用非常規方法計算(購50張團體票)多支付120元。還比如,讓學生畫一個面積是36平方厘米的圖形。不告訴他們,要怎么畫,讓他們自己去猜想。可見,老師在教學中利用猜想,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機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展了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不斷提高。
但是,教師在培養利用學生猜想的過程中,要給他們一個寬松的環境,尊重他們的個性。他們的猜想不是每一個都有用,也許還有的非常離奇。那我們也要能包容他們這些胡思亂想,給他們猜想的空間與時間。只有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學生才會勇于猜想、積極猜想。我們的努力也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我們還要有耐心,只要我們肯付出,終究會有好的回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