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當前,本文通過研究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尋找到其可能潛藏的風險,并且通過對其他行業發展較好國家的風險監管策略進行研究,尋找到適合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的監管模式,力求創造一個綠色、健康、發展良好的金融發展新模式,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個體網絡借貸;風險分析;監管對策
1 引言
在互聯網不斷創新的情況下,現代金融服務業飛速崛起,尤其是與傳統金融服務業大相徑庭的個體網絡借貸(P2P)。但由于我國信用體制不完善,監管系統存在缺陷,互聯網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網絡借貸平臺良莠不齊,也出現了諸多風險。P2P網貸近年來在中國飛速發展,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主要業態,網絡借貸仍具有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個體網絡借貸(P2P)是指個體與個體在互聯網平臺上直接進行的借貸交易。因此,研究個體網絡貸款(P2P)的風險及監管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 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存在的主要風險
所有投資都會有風險存在,我國P2P行業同樣也會面臨風險。尤其是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還處在發展初期,平臺自身風險控制與政府監管等各方面的發展還不完善,不僅使平臺自身存在風險因素,而且還面臨來自平臺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各種風險。
2.1 平臺自身風險因素
1)逾期風險。一方面,對于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來說,其覆蓋范圍較廣、處理效率較高、資金進出靈活的業務特點決定了其資金與信息不可能實時匹配,因此逾期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P2P行業在發展初期且沒有相關完善的風控系統,所以逾期率也相應較高,根據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數據可知,現在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的逾期率已經超過10%,然而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卻不到2%。由于目前P2P行業的客戶大多都是不能在銀行申請到貸款且信用級別較低的客戶,這樣一來有較高可能會造成逾期風險。如今,個體網絡借貸(P2P)逾期已經被普遍認為是正常現象,這就更加需要投資人擦亮眼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2)跑路風險。個體網絡借貸(P2P)相當于一個信息服務中介,和其他中介平臺一樣需要設立準入門檻。由于一開始P2P平臺良莠不齊,例如我們熟悉的“e租寶”之類的企業跑路的比比皆是,2017年12月底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同年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但是,隨著備案制度的實施,跑路及清盤的P2P平臺數卻有所增加。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平臺很難在6月底之前完成全部備案工作。這也就說明6月底之后還無法完成備案的P2P平臺也同樣會面臨跑路的風險。
3)成本風險。一方面,一個完整的個體網絡借貸(P2P)平臺的正常運營所必須具備的部門有互聯網技術部門、貸款核審部門、投資部門、風險控制部門、業務推廣部門以及人事部門等部門,這么龐大的體系正常運營起來一定會需要高昂的費用來支撐。另一方面,隨著金融監管的深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各平臺還需要付出高昂的運營成本。如果平臺發展不好、利潤率較低,無法負擔得起這些運營成本,成本風險便會爆發,甚至會使平臺倒閉。
2.2 平臺以外風險因素
1)政府政策風險。近年來,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隨著各類政策的出臺個體網絡借貸(P2P)平臺就必須隨之做出相應地調整,并承擔一定的風險。2017年8月25日,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要求我國各地P2P平臺在6月之內全部完成披露工作。這就要求平臺清楚地了解監管要求必須披露的內容,并且對自身備案信息、平臺信息、交易(經營)信息、標的信息、項目詳情等需要披露的信息進行更加仔細的審核,以免出現差錯。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一定會使各P2P平臺面臨或多或少的風險。
2)網絡安全風險。個體網絡借貸(P2P)屬于互聯網金融的一種,一般需要依靠互聯網平臺幫借貸雙方建立借貸契約關系促進雙方達成交易。在這一過程中,其必然會面臨網絡安全風險。尤其我國互聯網經常出現安全問題,網絡犯罪事故也經常發生。如果平臺遭遇黑客攻擊,平臺中的客戶信息及相關數據就會泄露出去,使客戶資金的安全受到威脅,這同樣也會使平臺的信用受到威脅。
3)競爭風險。不管是從政府監管力度還是從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成長來看,2018年P2P行業都注定迎來規模不小的競爭洗牌。這種發展狀態雖然會促使整體經濟的發展及交易量的提升,但也會有一些承受不住壓力的企業會面臨破產,從而退出這個行業。此外,雖然目前P2P的實力還很薄弱不足以對銀行造成威脅,但隨著政府監管力度的加大以及各平臺的發展來看,不久的將來可能會與銀行形成正面競爭,一旦與銀行形成正面競爭,勢必會對其成交量及利率等方面造成威脅。
3 對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風險監管的建議
3.1 從投資人和借款人入手
保護投資人和借款人的權益是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發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平臺充分保障投資人和借款人的權益才能吸引更多的對象,進一步使這一行業成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分支。保護投資人和借款人的權益不僅需要依靠平臺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投資者和借款者自身也要對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學習并選擇彼此適合的對象,另外國家也應出臺相應政策保護投資人在各P2P平臺上的應得利益。
1)培養投資人和借款人相關知識素養。投資人和借款人自身應積極學習個體網絡借貸(P2P)的相關市場投資知識,形成較為專業的金融知識體系,從而增強自身防范和承受風險的能力,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一,充分了解所要投資的P2P平臺的各項運營數據:交易量、綜合收益率、逾期率等。第二,對平臺的綜合實力、備案等合規程度和銀行存管信息披露等層面進行考察。第三,本著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原則,投資人與借款人千萬不能只選擇一個對象,要學會進行分散投資進而進一步降低風險。
2)積極協調投資人與借款人之間的關系。個體網絡借貸(P2P)平臺作為一個信息中介應承擔中介應承擔的責任積極協調借貸雙方之間的關系。平臺要對完善自身結構積極為投資人與借款人雙方提供其做決定所需要的信息,這樣平臺的發展才會長遠。
3.2 從平臺進行內部結構創新入手
總的來說,各P2P平臺只有充分完善內部結構,真正保護各方的利益,這樣長期以往P2P這一行業才會發展更加迅速與長久。
1)實現行業信息透明。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的信息透明包括平臺信息透明、項目信息透明及資金信息透明。個體網絡借貸(P2P)應積極做到這三個透明,共同建立一個透明的行業內信息共享平臺。資金信息透明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重要問題。目前,盡管大多數P2P平臺都有和第三方公司進行資金托管通道合作,但卻沒有實際意義。P2P平臺在資金托管模式上大都選擇銀行托管模式,但是在這種模式下,平臺私下依然可以隨意動用其在銀行托管賬戶內的資金。一旦平臺挪用投資人的資金進行其他風險投資卻虧損且無法彌補漏洞,就會帶給交易雙方巨大的損失。所以個體網絡借貸(P2P)平臺應制定真正的第三方資金托管制度:資金提供方和借款方均在第三方公司擁有自己的賬戶,資金提供方可以詳細了解到自己的資金流向,平臺雖然也在第三方公司開通賬戶,但只擁有對資金進行解凍和將資金退回這兩種權利。
2)建立風險控制體系。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風險,自然需要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體系,個體網絡借貸(P2P)行業也不例外。目前,我國P2P行業平臺自身主要存在逾期風險、跑路風險、成本風險,平臺以外主要存在政府政策風險、網絡安全風險、競爭風險等,平臺應積極成立完善的風險控制系統來降低這些風險。首先,P2P平臺可以通過問卷等形式對交易雙方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建議其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其次,如果平臺自身能力欠缺可以和有關風控團隊合作,派出專業盡職調查小組對平臺每個項目的借款個體的社會信用、經營水平、還款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通過大數據分析、多維關系網絡分析等分析方法,積極建立適合平臺的穩定性強、覆蓋全面的風險控制體系。
3.3 從維護平臺正常運營入手
P2P平臺從本質來說是一個網站,同樣離不開運營與維護,掌握過硬的網站維護技術是關鍵。只有保證客戶信息不泄露、保證客戶資金安全,這樣長期以往下去才能提高平臺的信用等級、吸引更多的優質客戶,進一步促進平臺的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原則是為服務實體經濟,個體網絡借貸(P2P)這一新興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同樣也應該遵守這一原則。只有實體經濟發展迅速,才能帶動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任何一個行業都離不開監管,歸屬于互聯網金融領域的P2P行業更加離不開監管。只有平臺自身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平臺的發展才會長久。在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時,投資人和借款人應運用法律知識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目前,我國個體網絡借貸(P2P)正處于快速發展中,當然會面臨平臺項目逾期、平臺成本較大、網站遭受攻擊以及其他類似行業競爭等風險,因此不僅政府要出臺相應監管政策來規范平臺,平臺自身更應建立征信體系、風險監控系統等保證自身及客戶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合理的監管才可以促進這一行業的發展,不合理的監管非但不能保證投資人和借款人的合法權益,還會產生不必要的成本,甚至進一步加大風險。
參考文獻
[1]郝瑞軍.P2P網絡借貸服務中小企業發展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7,(09):163-164.
[2]黃震,鄧建鵬,熊明,任一奇,喬宇涵.英美P2P監管體系比較與我國P2P監管思路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4,(10):45-58.
[3]胡江,黃麗欽.P2P網絡借貸中虛假宣傳行為的刑法認定研究[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29(04):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