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琴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強,而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過于重視學生的體育學科成績,對小學生身體全面發展和個性方面的發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也會逐漸讓小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自我思考和創造,發揮自身的潛力。
關鍵詞:體育教育;促進;主體地位;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31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1. 教學思想落后
對于新課改,很多教師還沒有領會其真正的內在精神,教學思想還停留在技能知識的傳授層面上,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強,而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過于重視學生的體育學科成績,對小學生身體全面發展和個性方面的發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小學生還要面臨考試,而體育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學校就會減少體育課的課時,這些都不符合新課改對體育教學的要求。
2. 教學內容乏味
教師或學校對小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都不夠重視,很多小學體育教師往往根據自己對體育教學的經驗和專業要求來要求小學生的體育學習,教師會讓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練習,在課堂上進行百米賽跑、八百米跑或接力賽等項目,但是還有一些教師則采取放羊式教學,讓男同學隨便踢足球或打籃球,而讓女學生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形成了小學體育課上學生自由活動,教師觀看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也會逐漸讓小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策略
1.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規定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要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重點。所以,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教學內容的規劃和評價滲入到課堂的所有環節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自我思考和創造,發揮自身的潛力。
2.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一旦在這一階段養成不好的習慣,那么會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以后糾正起來也比較困難。例如:坐姿不正確對學生發育不利,對學生習慣的養成以及視力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任何不良行為??梢越M織學生做體操活動,加強學生良好習慣行為的培養,提高克服困難的精神。
3. 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
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對于以后體育的發展十分重要,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首要前提。所以,教師應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無論在教學的內容方面還是方法方面,都要把小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培養放在首要位置。例如在滾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方式進行引導教學,在正式講授滾翻方法前,先教小學生簡單的前滾翻坐撐,然后雙手支撐坐墊,逐漸完成滾翻動作。將滾翻動作進行分解,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就不知不覺地輕松學會滾翻動作。
4. 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是一門以室外訓練活動為主的學科。在以往的室外活動課中,采用枯燥單調的訓練,通過反復而機械的訓練來強化,這樣的教學看似學生積極訓練,實則依舊是以教師為中心,按照教師的意愿來展開活動,學生并未真正參與到訓練中,自然也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室外活動課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需求,切實站在學生的角度與立場上來設計教學活動,使整個訓練活動能夠圍繞著學生來展開。將枯燥機械的訓練變成學生所喜愛的各種游戲,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主動參與與積極訓練,從而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掌握技能,能夠做出標準的動作。
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這是體育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增強終身體育意識。
1. 發現學生特長,找準切入口。學生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都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并不是全體學生都喜愛小學階段的體育活動,都能很好地掌握。他們在這一項活動中表現很差,但很可能在那一項活動中表現出色,對此我們要正確對待。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與特長,讓學生有展現其特長的機會,加以表揚與肯定,以此強化學生的成就感與榮譽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心理滿足感。這樣便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樂趣,可以讓學生的身心處于健康與愉悅中。這樣更利于學生端正體育鍛煉態度,對體育活動形成發自內心的主觀認可。
2. 傳授學生方法。沒有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空有熱情只能是盲目的訓練,不僅不利于學生體質的增強與身心的健康,相反還可能會對學生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因此,我們要加強科學鍛煉方法的傳授,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進行科學鍛煉。當然也要避免單純的方法傳授,而是要將鍛煉方法與具體的活動結合起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我們要確立小學各階段體育教學的重點,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群體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展開科學的鍛煉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展開科學合理的鍛煉,達到增強體質、愉悅身心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而且生性好動,尤其是小學生容易喜新厭舊,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目前在新課改的前提下,小學體育的教學模式也應該有一定的改善,并且在新課改中對教學的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指導性作用。教師要抓住新課改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讓小學生從心里喜歡上體育課,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也就真正實現了新課改的目標。
(作者單位: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學子弟小學 03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