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明
摘 要: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是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我們要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對自身職業幸福的認識,提升他們感受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培養他們的職業幸福感,從而使中小學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教師;幸福感;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0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19
缺乏幸福感,不僅不利于農村中小學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更不利于農村教育的發展。文章立足于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現狀和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生存狀態,試圖尋找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以期服務于當地的教育。
一、滿足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生存需求
建立在必要的物質基礎上的幸福才是現實的。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在工資報酬、勞動強度、身體保健等基本生存需求方面都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而滿足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基本生存需求,讓他們安心于農村教育,是他們獲得幸福感的物質基礎。因此,國家及其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應根據《教師法》的相關規定,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生存環境,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問題,積極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穩定農村教師隊伍。農村中小學校要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努力改善學校的物質條件,營造優美整潔的育人環境和溫馨宜人的辦公環境,為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為他們扎根農村教育創設物質條件。
二、要讓農村中小學教師學會享受生活和工作
幸福本來就是一種主觀感受,靠別人的施舍是難以獲得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積極追尋,幸福才會敲門。綜觀每一位有幸福感的人,他們往往能夠以客觀的態度安身立命,具有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農村中小學教師也應抱著一種客觀的、積極的態度來體驗、欣賞、享受幸福。面對自身現有的生存狀態與各種各樣壓力,寄希望于政府的同時,重要的是靠自身去化解。
因此,對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而言,首先要學會自我調適,來克服長期從事農村教育帶來的疲勞和倦怠感?;诖?,教育主管部門及其農村中小學校應該為農村中小學教師提供各種平臺,讓他們學習自我心理調適的技能,及時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釋放內心郁積的壓力,在農村艱苦的教育教學環境中尋找到生活的樂趣。
其次,學會休息與休閑,能夠正確處理好工作與娛樂休閑的關系,提高享受幸福的能力。農村中小學教師應以積極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農村教育工作,尋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譬如練習書法、做體育鍛煉等,培養自己高雅的情趣,制造一些快樂元素,在調整好心態的同時,也充實自己原本單調的精神生活。
再次,要學會享受教育教學工作。教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主體,教師把他們要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存在的問題、深入剖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幫助轉化學生。在轉化過程中,通過學生身上的點滴變化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另外在教師用自己淵博的知識教育他們、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他們,使他們都能健康成長同時,也在工作中贏得學生的尊重。學生的尊重和成功既是對教師的真情回報,也是教師幸福感獲得的重要源泉。牢牢抓住課堂。課堂不僅是教師安身立命的重要舞臺,是教師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舞臺,也是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和學生心心相印,教師與學生就會徹底打開各自的心靈,讓生命中的每一個細胞去感受、體驗課堂。于是,師生進入一種人課合一的境界,學會享受專業成長。教師職業是一個需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充實知識內容的動態過程,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決定了事業成就的成敗和幸福感的高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合理制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學校和社會要盡可能地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各種有效的支持。只有教師有目標,社會和學校有支持,教師才會成長為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過硬的優秀教師,才會享受到專業發展帶來的樂趣。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弊鳛橐幻r村中小學教師,既然選擇了農村教育事業,就要有這種從平凡中見偉大的奉獻精神,讓自己的工作普惠農村千家萬戶,讓更多的農村孩子獲得更多的知識,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讓更多的農村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在農村教育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生命價值,獲得成就感。
三、要給予農村中小學教師理解與尊重
農村家庭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而農村孩子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身上。因此,農村中小學教師肩負農村家庭脫貧致富、農村孩子出人頭地、農村教育繁榮發展的重任。于是家長向教師要分數,學校向教師要升學率,社會各個層面給教師施加壓力,缺乏對教師的理解與支持,哪還有幸福感可言?
因此,學校管理者應該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學校充分了解并尊重教師,給予每一位教師合適的工作崗位,使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專業才能;給予教師應有的尊重,對他們的努力要認可肯定。全社會要營造尊師重教的輿論氛圍。教師雖然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但社會不能斤斤計較于教師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小問題,不能總拿放大鏡來對待教師工作,應當給予他們必要的理解與寬容。尤其是學生家長,應積極配合教師工作。
對農村中小學教師而言,他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就是能在一片能滿足生存條件的沃土上,用自己的知識培養一大批能夠走出大山的孩子,在成就他們的同時實現自我的價值,獲得人生的發展,體驗生命的幸福。對農村教育來說,只要每一位農村中小學教師心中有了幸福感,農村孩子們就會感受到生活的陽光,農村中小學教育才會有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曹鳳蓮,桑生華.中小學教師幸福感調查與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8.
[2] 李鷗.幸福感與幸福感的測評[J].中國統計,2006(l).
[3] (英)伯特蘭·羅素.幸福之路[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4] 楊欽芬.論教師的幸福[J].教育科學論壇,200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