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芬
【摘要】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包括詞匯的積累,語感的培養,表達能力的提高,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歷年高考的重頭戲。本文結合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采取的措施,就新課標下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扼要闡述。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能力 閱讀表達 培養
閱讀不僅是學生獲取信息和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廣泛、深入、持續的英語閱讀行為有利于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獲取多種信息和文化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語言交流的能力。英語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自身素養和人文底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規定了學生應達到的閱讀量、閱讀理解水平和相關閱讀策略的運用。鑒于以上情況,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指出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閱讀量等方面應達到的標準,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本文就新課標下如何培養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扼要闡述。
我校從2011年開始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學習基礎薄弱,知識面狹窄,尤其是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欠佳,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以傳授語言知識、灌輸詞匯、講解語法為主,忽略了閱讀習慣、閱讀技巧、語篇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受阻。筆者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強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比較有效: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1.讓學生養成豐富閱讀材料、加大課外閱讀量的習慣。讓學生去圖書室、電子閱覽室閱讀適合自己的英語材料并做讀書筆記,老師每天督促檢查,通過閱讀獲取感興趣的有用信息,并到班上和其他同學分享交流閱讀的收獲。形成每天至少閱讀一篇英語材料的好習慣。
2.讓學生養成擴展課文背景文化的好習慣。閱讀習慣包括閱讀行為、閱讀頻率和閱讀量。鼓勵學生每周堅持讀書,讓學生通過互聯網、英語雜志、報紙等載體,搜集與課文有關的東西方風土人情、文化風俗等方面的差異。在教材課文閱讀之前進行必要的文化背景的介紹使學生能夠有效閱讀,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有助于理解課文。這樣長期堅持,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調動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3.讓學生養成分析課文,歸納總結的好習慣。每堂課前,我充分考慮學生實際,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帶著適合自己的問題去閱讀,使其先看到“森林”再看到“樹木”。簡要地總結文章中最重要的觀點和信息,然后把自己捕捉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閱讀方法做出總結與全班同學分享
4.讓學生養成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好習慣。僅僅依靠有限的教材閱讀材料是很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除了課堂上老師的引導與指點和教材上的閱讀材料外,課后給學生定量限時布置閱讀材料,并及時檢查、指導、反饋、分享,作為教材的延伸和有效補充。
二、指導學生的閱讀技巧
1.找主題句(Topic Sentence)。采用“略讀(scanning)”的方法。學生快速閱讀時對文本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文章的大意在腦海中有個輪廓,然后快速找出每段的主題句,與全班分享,老師作出點評,統一意見。然后分段,用圖表式、提綱式等方式歸納出來展示在電子白板上,使文章的線索脈絡清晰。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善于結合文本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英語釋義和思維能力,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加以指導,讓學生覺得很具體。
2.梳理細節,深層理解文本。采用“精讀(skimming )”的方法。利用10-15分鐘時間,讓學生帶著老師給出的問題細讀文章,如理解大意、猜測詞義、推理判斷、了解重點細節、理解文章結構、理解圖表信息、理解指代關系、理解邏輯關系、理解作者意圖、評價閱讀內容、改寫、續尾、寫摘要等題目。并幫助學生找到課文中的上述各種深層次信息。然后,“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進行解析,講解課文中的語言點、長難句、重點單詞和短語。
3.精讀和泛讀相結合。英語閱讀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任務,學生不僅要正確理解閱讀材料內容,還要學習材料中所蘊含的語言知識并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當中。
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利用合作學習模式,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效率。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自主獲取的信息的意識,優化閱讀模式,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擔任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采用“brainstorming”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給每個學生提供學習交流分享的機會,做英語學習的主動者,并由此實現學生個人能力的表現,獲得成功,使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強。在小組活動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挖掘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對課文主動理解的態度,提高他們的閱讀動機。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材料,以促進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目標,引導學生深層解讀文本,根據文本題材和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書本和網絡相結合,個人閱讀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