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慧
摘 要:浙江省作為全國的經濟強省,它的快速發展與省內眾多的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微企業密不可分,民營中小微企業在浙江經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很多民營企業規模不大,大多是以家族形式成立,這樣的企業曾被形象的比喻成“容易掉頭的小舟”,但是當大風大浪襲來時,卻又變得無比脆弱。在市場競爭激烈、經濟不斷發展的趨勢下,民營中小微企業的一些劣勢和弊端不斷暴露,其中,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尤為突出。所以,當前形式下,民營中小微企業要想獲得生存并不斷的發展、壯大,關鍵之一就是要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本文對當前浙江民營中小微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面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強財務管理的具體對策,希望能為浙江的經濟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民營中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管理模式
隨著經濟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逐漸的復蘇,浙江的民營中小微企業也有了喘氣的機會,不少企業從瀕臨“死亡”轉危為安,一步步重新走入正軌。無論是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微企業,他們的發展最終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而資金與企業的財務融投資直接掛鉤,資金從哪里來,又該如何正確恰當的使用,不僅是企業負責人非常關心的事情,財務管理者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其中主要涉及到一個企業財務團隊的建設。企業的每個部門都是休戚相關的,特別是財務部門,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它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要使企業特別是浙江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健康的成長和發展,關鍵之一就是要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
小企業是指勞動力、勞動手段或勞動對象在企業中集中程度較低,或者生產和交易數量規模較小的企業。根據我國《小企業會計制度》對小企業的定義,小企業是指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法人企業,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等非法人企業,另外,還依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并結合行業特點來界定。對于浙江地區民營中小企業的界定,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新的《中小企業劃分標準》。
一、浙江民營中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制度不健全
由于中小微企業經營規模比較小,在生產和交易數量上都不及其他大型企業,所以在企業各方面的投入成本上也顯得不足,其中之一便是缺少一套系統的、完善的財務制度。通過調查發現,該省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在財務崗位設置上顯得簡單,賬目混亂,有的甚至沒有記錄完整的賬冊。在這些企業負責人的觀念中,認為控制住資金就是管好了財務,他們通常將管理資金的權力交給信得過的親戚或朋友。也有部分管理者已經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也想設計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的制度,于是希望招聘一個或幾個高學歷的人才,在短時間內設計出財務制度,而結果通常都是無法執行的。
2.企業員工財務意識淡薄
有許多企業雖然有一套比較完善的財務制度,但在執行過程中卻發現往往難以執行到位,這主要與該企業的員工財務意識淡薄相關。因為許多小微企業在成立之初,由于人員少,沒有形成相應的財務制度,辦事不必遵循繁瑣的流程,當企業覺得應該執行這些制度時,那些“開國功臣”便會覺得難以接受,于是給制度的執行帶來阻力也就不奇怪了。
3.財務人員配置不合理
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調查,發現不少小微企業沒有配置專門的財務人員(這類企業通常找代理記賬公司完成賬務處理),或者只配置一名出納人員,并不能很好的達到財務管理的目的;而有些中型企業在人員配置上卻又顯得過于細化,如本人所了解的幾家中型貿易企業,一個銷售部門,從倉管,到出納、票務會計、稅務會計,往上到財務經理和財務總監,在人員配置上,票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完全可以合并,只用配置一名即可,或者出納與票務會計合并(可以視企業具體情況合并),從而節省企業成本。
4.財務人員專業知識欠缺
如今會計專業火爆,幾乎各個高校都開設了會計專業,每年的會計畢業生大量涌入社會。真正優秀的會計人員一般也都涌入到大型或其他更好的單位。民營中小微企業在招聘財務人員時,為了節省成本,可能會招聘到并不適合企業自身的員工,而這些剩下的并不算優秀的會計人員在專業知識上還是有許多欠缺的,在最初的工作階段可能并不能給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幫助。
5.企業負責人“一言堂”
浙江民營中小微企業一般都是從“家庭作坊”發展而來的,所以企業的創立者即企業負責人通常是所有事情一個人說了算,即“一言堂”,員工或者其他管理者只能一味服從。但并不是每個企業負責人都精通財務管理,他們的意見和決定可能給企業的管理與發展帶來阻礙。
6.資本實力有限,資金短缺成為其發展瓶頸
中小微企業注冊資本較少,資本實力有限。很多中小微企業處于成長發展時期,這一階段的資金需要量是企業生產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資金短缺問題成為其發展瓶頸。中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由來已久,即使是在國家放松銀根、信貸增長的情形下,這種局面也沒有改觀。缺少了資金,就如人體缺少了血液,中小微企業也就無法正常的成長和發展了。
二、治理浙江民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建議
1.健全企業財務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在成立之初就應該建立相應的制度,隨著企業不斷成長和發展,再增加和完善各種制度,財務制度同樣如此,而不是等問題出現了再去“救火”。企業負責人的管理理念也應不斷更新,不能再局限于“管好錢”的目標,只有負責人的管理理念跟隨時代變化,并給與財務管理者相應的支持,企業的財務制度才能更快更好的建立并健全。
2.強化企業整體員工的財務意識
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并不僅僅是企業負責人和財務人員的事情,它關系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和每個成員,需要各部門的配合與支持。這就要求企業每個員工對財務制度高度重視,可以通過對員工入職培訓的方式引導他們遵守相應制度;同時,各個部門領導也應學習財務制度,了解財務制度,明確自身具有的管理權力和應遵守的財務規定,認真的履行并督促部門員工遵守。endprint
3.結合實際,合理配置財務人員
不具備單獨設置財務部門的企業,應該尋找正規的代理記賬公司,為企業妥善處理賬務,杜絕假賬、糊涂賬。需要專門設置財務部門的企業應做到不相容職務相分離,而不是為了節省成本,出現一人多職的現象。至于中型企業,確實需要細化財務崗位的,也應做到合理分工,避免出現分工不足或分工過度的現象。
4.鼓勵財務人員不斷更新專業知識
企業的財務人員應及時接受后續教育。企業應支持并鼓勵他們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知識,而不是把員工的學習當成耽誤工作;同時,對于專業培訓,企業更是應該提倡,甚至給予獎勵,這樣才能讓他們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做出積極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
5.摒棄傳統管理方式,借鑒優秀企業管理模式
不僅財務工作者應與時俱進,學習新的知識,同樣,企業的管理者更應更新管理理念,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學習現代管理模式,或者借鑒優秀企業的管理模式,摸索出適合企業自身的管理方法,不搞“一言堂”,多聽聽一線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
6.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拓寬融資渠道
一個企業經營得當,不僅是用活自身的資金,更是要充分利用外界提供的資金。若企業想比較容易的從外界獲得資金,首先就是要提升企業競爭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如成立相應的投資公司,從而達到雙贏的局面。
三、結語
浙江民營中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問題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只有這個難題攻破了,中小微企業才能走上健康、持續的發展之路。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與建議,也是從常見的問題出發,提出個人的見解和建議。總之,一句話,中小企業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最主要的還是從自身問題入手,只有解決了內部存在的現實問題,才能順應時下的經濟形勢,才會從根本上解決財務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允燦.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8).
[2]陳心怡,林夢吟,王瓊瓊.后金融危機時代溫州民營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現狀調查分析報告[J].現代商業,2011(30).
[3]黎羊.基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