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榮
摘 要:教育管理是學校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徑。而常規管理工作是為了實現教育的培養目標,把學校管理活動中最基本的相對穩定的管理通過切實可行的制度、辦法和措施,使之成為學校員工的自覺行為和優良傳統,使學校工作規范化、正規化、制度化,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優化教育; 教學改革;師德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86
為優化教育管理質量,本文從學校制度管理、常規管理和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探討了辦好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狠抓學校常規管理制度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是學校教學管理活動的起點,建立起與教學改革發展相適應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對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校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以素質教育為主旋律、以新課程改革為主要標志的我國新時期教育的改革發展,使教學管理模式發生了一系列變革。面對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深刻變革,傳統的學校教學管理遇到了挑戰,傳統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已顯得不適應教學改革的創新和發展。
(一)端正教育思想,領導做楷模
把握正確方向,明確培養目標,教育思想的核心始終是培養人的問題,因此端正教育思想首先應該明確培養怎樣的人。面對新時期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新形勢,領導要高瞻遠矚,要探索和建立起新時代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體系,以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促使學校走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以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班子成員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帶頭遵守和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用自身的言行來感染教職工,讓同事們從心里自覺接受學校提出的精細化管理機制。與教師同甘共苦,把關心教職工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工作和進步等都納入學校精細化管理之中。
(二)從整體上全方位進行教育思想改革
要轉變意識,轉變觀念,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建立在各項規章制度之上的,以校園管理為基礎,以教師管理為關鍵,以教育教學管理為核心,以安全管理為保障的綜合性管理。其中教學常規管理,是各項工作得以正常進行和深入發展的重要保證。在新課改的實施進程中,課程目標、結構、內容、評價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結合中心教學改革與校本研究的實際,強化常規管理,切實有效地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樹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多層次多規格的人才觀念,樹立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的育人觀念。把常規抓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抓實,實實在在地將精細化管理延伸到教育教學的每個層面,每個環節,保證管理不松套,不拖后腿,為教育教學做好服務。
二、加強常規管理,抓教學質量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素質。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教學常規管理能否切實有效地貫徹與落實。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以及社會責任感,這是學校辦學實力、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教師要具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藝術,要對教材大綱及知識結構有一個準確的把握,要具有科研精神,努力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教師應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要把自身的言行舉止與內在的職業修養統一起來,充分發揮教師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示范作用與輻射作用。
學校應結合實際,將教師在師德建設中的表現納入年度考核之中,這些工作都能夠促進教師隊伍不斷成長,從而建立起一支愛崗敬業、努力進取的教師隊伍,以保障學校常規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德育就是養成學生求善的習慣。對于現在的學生而言,社會變化給他們的生命活力造成種種危機,學生人格構成有缺陷,要教育學生守住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底線,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學校結合重大節日開展多種形式的珍愛生命、感恩父母、感恩師長的教育活動,讓學生知道感恩他人,學會感恩;讓學生知道世間萬物,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正所謂“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感悟生命的價值;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在班會、主題活動、學科教學、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引導和教育學生感悟生活,享受生活,創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讓學生在平凡生活中體會生活的樂與苦、成功與失敗,指導學生學會樂觀面對現實、面對困難,面對失利,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和進取向上的精神。只有這樣,教育教學才能成功。
三、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學校安保水平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我們要提高認識,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切實有效地落實好學校的安全工作,并把安全工作安排納入學校的議事日程。首先,在校園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安全問題。比如,教學樓的設計要便于學生上下樓梯,避免大型集會出入時發生踩踏事件,體育設施及場所的建設要防止結構變型,操場的建設要防止石頭、玻璃等鋒利、堅硬的物體外露,實驗室的建設必須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等等。
與此同時,學校保衛人員要加強管理力度,防止不法分子進入校園,加強人防與技防的有機結合,在適當位置安裝監控設備。此外,還應特別重視學生的食品健康安全,學校要不定期地對營養餐廳衛生檢查。在春秋兩季傳染病盛行時,學校應做好消毒措施。
總之,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要規范化、制度化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基礎工作,分工明確、密切配合、不留死角,加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校的安全管理水平。
總之,在學校的常規管理過程中,要體現制度化與人性化的結合,要切實有效地加強常規管理工作,從而提高學校綜合管理水平。在新時期學校的常規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內容的充實與完善,加強對管理制度的變革與創新,同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克服主觀認識上的局限性,用新思想、新要求來引領學校管理工作的正確性,辦好讓老百姓滿意的教育是我們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我們將繼續探索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模式,營造師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將學校打造成學生快樂學習的樂園,建設一流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傅永東.優化學校內部管理 創辦人民滿意教育[J].新教育,2011(11).
[2] 郭嶸生.培育高效管理團隊 辦人民滿意教育[J].師道(教研),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