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突出。其中中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更加處于劣勢。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很多中職學生都普遍認為學習有一定難度,再加上教師運用的教學方式方法過于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也不利于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有鑒于此,本文從整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以及完善教學評價方面分析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英語 教學模式 就業導向
近年來,中職院校在迅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大背景下不斷擴招,然而在不斷擴張辦學規模的同時,很多學生也逐漸顯現出英語素質偏低的問題。因而中職院校也需要根據社會就業導向,適時地改變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為社會輸送更多應用型人才。在此過程中還需要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意識,為終身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中職英語教學存在問題
1.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講解教材內容,忽視了對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能力的培養,長期以往學生就被動接受所學知識??梢哉f這種單一教學模式既影響了學生提升實際應用能力,也不利于學生拓展視野,從而在未來就業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有手難寫和有口難開情況。與此同時,單一教學模式也阻礙教師和學生溝通互動,學生英語思維在缺少雙向互動條件下沒有得到發展,培養語言實踐能力就更無從談起了。
2.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中職院校也在不斷擴大辦學規模,但沒有考慮學生實際知識水平,以致于暴露出學生英語參差不齊的現狀。部分經濟發展緩慢的農村地區由于缺少英語聽力等方面系統訓練,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基礎,進入中職院校后就逐漸出現朗讀和聽力困難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因這種差別而降低學習英語積極性。除此之外,職業教育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針對學生的考核也只停留在成績分數層面,正是這種考核方式讓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即可,無需在英語學習方面花費較多時間,從而降低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3.教學內容較為空洞。眾所周知,中職院校辦學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這也是國家對中職院校的明確定位。然而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發展等多方面因素,也沒有將學生未來就業發展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使中職院校發展受到嚴重影響,也不利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
二、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措施
1.整合教學內容,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蘭斯指出,創造性教學的具體特征是:使學生能夠敏銳地感受或意識到存在的問題缺陷、知識差距、缺損因素、不和因素等?,F代情感心理學也啟示我們:情感體驗有積極或消極的兩重性獨特功能,在培養創造力的情感心理訓練時,整合教學內容可以誘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欲望。整合教學內容,強調學習的目的是學生對學習內容意義的全面構筑,即所說的實際意義的學習,整合后的教學內容更加重視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創造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識的基礎上,參與實踐,蓄意培養。目前的中職英語課程主要是研究聽說讀寫等方面知識,單就一門基礎課來看,這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樣缺少專業性內容。教師應盡量減少程式化的教學內容,可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對授課內容適當進行一些整合,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把整合后的內容和一些專業性的知識靈活嫁接,讓學生以快樂的情感進行學習,克服被動學習的負面影響,以提高課堂效率。各中職院校也應加強校際間、校企間的聯系與交流,從而將一味注重理論指導改變為注重實踐性的探索,讓學生收集相關材料,通過對英語知識的實踐探索,親身感受英語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奧妙。在實踐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英語并非單純的聽說讀寫,關鍵還在于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實踐,學生就能把原來頭腦中概念性的理論英語知識轉變為具有實踐效果的英語能力,這就深化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與此同時中職英語教師應始終樹立以就業為導向教學觀念,不斷優化教學內容,除了借助英語教材開展教學之外,還可結合市場實際需求適當增加口語、聽力、閱讀、寫作等方面知識傳授。例如在學習《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課時,英語教師沒有必要根據預期教案開展教學,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緊緊圍繞birthday展開情景對話,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最重要還能鍛煉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2.創新教學方式,強化中職師資隊伍。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中職英語教學而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情感教育的需求。英語教師應善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內在潛力;相關教育學者曾說過,雖然學生對眼前事物沒有較大的興趣,但卻對隱藏在后面的事物產生極大的探究欲望。思維是激發興趣的前提,而思維又來源于問題,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特征和英語教材內容設置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Shopping》和《Sightseeing》兩節內容時,學校就可定期組織學生開辦英語購物交流會和英語觀光日,讓學生參觀美麗的自然風景和趣味性人文建筑,由此提高學生參與英語教學積極性,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闡述看到的景物感受。而在購物活動過程中就可借助音視頻設備為學生播放和購物有關的小視頻,并將其和中國購物相方式相比,不僅可以了解東西方兩個國度的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慣,還能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必要時英語教師還可在教學中提問相關問題,這樣就能將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學生充分利用邏輯特性,從不同角度展開思考,利用不同表達方式,最終找到最佳答案,提高了運用英語的能力。此外還需要提高中職師資力量,中職院校應為青年教師多提供外出培訓的交流機會,讓教師在交流中掌握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必要時還可邀請普通高校優秀英語教師來校演講,提高中職英語教師綜合水平。
3.完善教學評價,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職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針對教學評價應始終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等相結合,重點突出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例如在評價第一單元時,教師就可采用問卷調查和課堂觀察評價方式,其中課堂評價(即根據學生課堂實際表現作出評價),涉及到學生是否實際參與課堂對話、是否認真思考教師提出問題,對于課堂反應不理想的學生,教師則需要給予其更多的關心。而問卷調查評價則是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評價,但不能脫離學生所學知識,可以根據內容適當進行拓展。以《Interview》一課為例,教師可擬定面試設計和就業需求是否相符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全面適應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對于評價,教師應將其作為一把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尺子和鼓勵學生進步的工具,由此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此外,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當前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還需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是目前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之一。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點關注的事情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更好地滿足學生對英語知識教學實際需求,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中職院校致力為社會輸送高質量實用型人才,英語作為當前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語言類型,自然而然在重點教學行列之內。和普通高校英語教學不同,此類院校英語教學更傾向于學生英語知識在現實生活和工作應用水平,而中職英語教學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英語心理特征和課程特點整合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強化師資隊伍,完善教學評價,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真正能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孫娜.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6(3):75-75.
[2]汪麗春.基于就業導向型的職高英語教學方法優化研究[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4(7):30-30.
[3]李天婷.基于就業導向視角的中職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9):10-10.
[4]李曉霞.基于“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構建探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7(7):53-53.
[5]王潔.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4(34):108-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