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 張 麗
教師批改作文,是我們最傳統的批改方式。以往都是學生的作文收上來了,教師就一本一本去批改。每翻開作文本,看到學生的書寫工整,語句通順,讀后,覺得沒什么好改的地方,就打上“優”,然后寫上批語——這就是教師最高興看到的作文;有些作文,讀了覺得內容很好,只是有些錯別字或有些句子不通順,教師就去畫出這些錯字、句,幫學生一一訂正在本子上,然后打上個“良”,寫上“本文能圍繞中心,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可錯別字、病句較多,希下次注意修改自己的習作”等等之類的評語,老師掌握著作文全部的評價權。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新課程理念的深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得到大家的認可。作文批改也沒有必要一味強調老師改,也可采用一種自主合作的評改方式,我們完全可以把作文交給學生來自改或互改。其實,如果在評改這一環節上缺少了學生的參與,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文章只有在不斷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作文水平也應在不斷的修改中得以提高。學生參加作文評改本身就是一種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前教育部長蔣南翔說過:“一個教師是交給學生已經獵取的獵物好,還是交給學‘打獵’的獵槍并授之以方法呢?我以為給學生的‘獵物’不管多少,總是要吃盡的;而把‘獵槍’交給學生并授之以打獵的方法,他就永遠取不盡,用不完了。”的確,老師滿紙紅評的批改僅是給學生以“獵物”,而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才是交給學生“獵槍”。 因此,學生評改作文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是提高學生作文興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這樣的作文評改我認為可以采用自評、互評、組評的方式。
完成作文后由學生進行自評自改。操作方法是:
1.在評改前,教師出示一般作文評改的標準:(1)作文有題目,有分段,每段空兩格;(2)作文內容和作文要求一致;(3)文章要條理清楚,結構完整;(4)文章內容要生動具體,中心突出;(5)語言通順,正確使用標點,不寫錯字、漏字,不寫病句;(6)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2.評改時讓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讀時要注意每一句話中的每一個字,邊讀邊把錯字改過來。把不準的標點符號進行修改。老師根據學生的寫作能力差異有針對性的輔導。
3.學生逐段細讀習作,若發現用詞不當、句子寫得不準確,要一一進行修改。一遍下來還不夠,要反復地讀,多次修改,到自己覺得滿意為止。
4.通讀全篇習作,如果發現字、詞、句用得不當之處,再一次修改,然后把自己認為寫得生動具體的詞、句圈畫出來。
學生自改能將評改的權力最大限度的下放給學生,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葉圣陶十分重視學生的自改,他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改的能力。”葉老還曾一再強調:“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導,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請別人改,這就經常處于主動地位,豈不是好?”的確,自改能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頭腦,用自己的語言,用自己的方式去體會評改的樂趣,從而在快樂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這樣操作簡單,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易受打擊,評改的興趣也會隨評改的次數增加而增加,最后養成良好的自我修改習慣。但這種方式的缺點是由于學生的水平有限,學生的寫作能力、賞析能力、評改能力尚淺,有時無論怎樣改,都不能改掉文章的一些缺點,差生更是如此,教師在具體操作時要多關注差生,以求學生作文水平共同提高。
這是一種同學間交換評改的方式。在評改前也是由教師出示評改的標準,然后同學之間進行評改。這樣的評改可以使同學之間及時交換評改意見,正如教師的面評作文一樣,當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時,可以立刻與作者商量,研究其寫作的初衷、意圖,達到更有利的評改目的。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改的缺陷,它可以通過同學間的互改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具體而言,有以下優點:1.經過多次評改實踐,學生不僅準確地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他會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自然也增強了自己的寫作能力。2.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容易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以為戒,學生的思想多了一個相互交流、開放的機會。3.每次評改作文,每人只評一本,負擔不重,每次又都抽簽換人,評改的人有新鮮感,有興趣。每位同學的作文,每次又都換一位同學評,看不同的同學對自己的評語,當然也有新鮮感。這種新鮮感,有利于培養學生評改作文的興趣和看別人評語的興趣。這種方法的缺點同樣是由于學生的水平有限,有時無論怎樣改,都不能改掉文章的一些缺點,老師可在學生互改后抽幾篇作文,利用評講課適當點評一下。
這是一種分小組評改作文的方式。作文評改是一種閱讀,是一種心靈的溝通、交流,更是一種提高。因此,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容忽視。把學生推到寫作的另一前沿陣地——修改,使其在互相評改中認真切磋,取長補短。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種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起學生“為師”的欲望,引發作文評改的興趣。這種作文評改方式要注意每組發放一定數量的學生作文,在一定的時間完成評改任務。數量不宜太多,否則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又影響評改的質量。起初,可讓小組學生在一課時內評改兩篇作文,往后可適當增加。這樣的小組互評互改活動它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互相學習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學生在互相評改中漸漸形成了濃厚的作文興趣,悟出一些作文之道來,會獲得出人意料的效果。這種角色互換,還可以使他們切身體會到評改文章的甘苦,進而更加尊重教師的勞動。同時,也把教師從令人頭暈的“勞役”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