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長征
【摘要】學生在初中階段心理發育還不是很成熟,愛玩的心態表現的較為明顯,所以很難在學習上達到專注力很高的程度,再加上目前信息技術的飛速,互聯網的沖擊,更將他們娛樂、游戲的心理狀態推向了一個巔峰的狀態。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初中學生數學的學習狀態,利用其對游戲等娛樂項目偏好的心理,提出了結合知識點進行游戲教學的新方法,希望能夠對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提供可行性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娛樂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064-01
引言
初中數學課程要實現與小學課程的對接的同時,還應該培養學生高中數學的思維,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記憶能力的培養。但是結合中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這兩種能力的培養都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設計的理念上進行進一步的創新與改革。
1.娛樂性教學在課堂中的作用
1.1培養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
娛樂性教學的意義在于利用數學游戲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的獲得知識,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數學游戲為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點做好準備工作。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成完成折紙類的游戲,折的東西可以針對學生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折好后將紙張重新打開,在整張紙中找尋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這樣可以很直觀的讓學生發現所要講授的幾何問題。
1.2娛樂性教學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只需要考慮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接受情況,這樣就會產生兩個比較大的極端,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覺得教學過程過于拖沓,而基礎知識不好的學生反而感覺聽不懂,跟不上。而在數學游戲的環節,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設置不同的游戲難度,例如在面積計算的知識點,教師制作一些基礎模型,讓學生計算其面積和體積,基礎知識好的學生模型的選擇上盡量用一些復雜的,計算難度大一些的,相反基礎知識不太好的學生選擇一些簡單的模型,另其在動手操作的環節,找回學習的自信。
2.數學游戲在課堂上的應用
2.1用分解法進行課程講解
在游戲之前教師需要通過講授使學生對本單元知識點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在講解過程中盡量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利用直觀的圖片和多媒體技術把知識點進行分解。當然這不僅需要教師課程設計的用心,還需要教學在教學設備上加以投入,有了學校的政策支持,才能將娛樂性教學真正的得到落實。
2.2小組團隊協作
學生自己主動的學習,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復雜的知識點,這是所有教師最愿意看到的畫面,而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對教師的“耳提面命”往往不是很認真聽,他們往往相信自己的同齡人,所以在娛樂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便是讓他們形成一個小組,小組之間的競賽可以促使他們集體意識的增強,為了整個團隊,任何一個學生都不愿意成為拖后腿的落后分子,學生之間的互相促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師生角色互換
00后的學生更加注重身份的平等,所以在游戲環節教師不能以自己的身份要求學生去執行什么命令,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去遵守游戲規則,讓學生充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提升課堂的互動性,當然教師作為選手參與到活動中時若是本小組失敗也應該與學生一起接受懲罰。
2.4處理好游戲中的所有細節
首先教師在游戲設置時題材要選擇適當,不能有太過復雜的計算題和證明題。游戲的內容需要與教學目的相符,合理的游戲規則和游戲程序,在評分環節也應該秉承公正、公平、公開的態度,一定不要讓學生覺得游戲就是換個方式做習題,這就失去了娛樂教學的意義。其次,既然是游戲便是要所有人愉快、積極地參與,而不是每次都局限于幾個人。最后,游戲后需要引導學生從新思考,分析游戲中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游戲中對應的知識點是什么,通過這樣的總結才不讓游戲失去教學的目的。教師是游戲的組織者也是整個課堂的導演,千萬不能放任學生自行游戲,自己用平淡和冷漠的態度在一旁觀看,要在恰當的時間節點上調節活躍氣氛。
結語
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不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育手段由于其過于枯燥,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數學教學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開展各種類型的改革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這個理論性較強的科目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數學的綜合素質,為接下來難度系數更大的高中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岳元明.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游戲的作用及實施途徑[J].讀寫算:教研版,2014(4):102.
[2]陳娟.數學游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途徑 [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2016(1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