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文教學是西班牙語精讀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展示課文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實例,體現以提高語言技能、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國標教學目標。
【關鍵詞】基礎西班牙語;精讀課;課文教學;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劉帥(1988-),女,漢族,吉林通化人,長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西班牙語教學法,西語世界區域國別研究,西班牙語翻譯。
根據外語本科教學國家標準可以對基礎西班牙語精讀課的教學目的做以下概括:第一,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夯實語言基本功,正確的語音、語法和詞匯,提高運用語言知識交流的能力;第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借助語言學習,了解西班牙語世界文化。第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面對文化的多樣性, 既要培養理解、包容的意識和態度,也要通過分析和討論,發展批判性思維, 將語言學習與思維能力培養結合起來。
本文基于講授新版《現代西班牙語學生用書》的實踐,闡述筆者在基礎西班牙語精讀課教學中,課文講解的教學方法及實例操作,針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和培養:
一、語言技能訓練,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幾方面能力
聽: 與讀相比,聽懂信息的難度更大。西班牙語語速較快,一、二年級的學生會在聽力方面遇到困難,因此,在精讀課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和手段訓練學生的聽力,提高其水平。
實例1:課文講解的全過程盡量使用西班牙語,即講解、提問、回答、講評都應用西班牙語完成。就是要為學生創造一個的全外語環境,讓學生能夠“耳濡目染”地感受和學習西班牙語。
實例2:提醒學生要注意聽其他同學的回答,并且轉述其他人的回答和觀點。
實例3:課文講解開始時,首先要讓學生合上書,放課文錄音,讓學生概括課文的段落大意。并用西班牙語表達出來。
說:聽懂后能夠正確、恰當地回應才意味著交流過程完成。因此,口語表達的訓練是教學活動中心環節。教師應多增加口語練習的機會。
實例1:授課前讓一名學生完成一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口頭作文,學生老師根據內容進行簡短的討論和補充。
實例2:課文中的一些句子,可以學生來讀,老師來講解。教師問,學生聽、答的方式完成。將聽與說有機結合,提升聽力和口語的表達水平。
實例3:要求學生背誦,復述或講述課文。要避免背誦流暢自如, 交流舉步維艱的情況。
讀:即朗讀課文。實踐證明, 語音、語調的訓練應貫穿于基礎西班牙語教學的整個過程。
實例1:上課開始前,學生提前到教室,學生跟讀課文錄音,注意語音語調。
實例2:在每段的講解時,找同學進行朗讀,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讀的好的地方,要表揚,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語音語調的重要性。寫: 寫的質量可以成為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
實例1:寫的練習形式多樣,如動詞變位、翻譯、聽寫等。課堂提問中出現特殊的動詞變位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書寫。
實例2:對重點句子的講解可以通過先聽寫,再講解的方式進行。一方面加深了對句子的印象,同時鍛煉了聽與寫這兩項基礎技能,既可以促進聽力的提高,也可以從其中發現語音、語法和詞匯方面存在的問題。
譯:即翻譯,可進行中西互譯雙向練習。
實例1:課文的知識點講解,必然會補充例句,通過翻譯加深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文化知識的學習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訓練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教材中安排了大量介紹西班牙語國家文化、歷史、文學、社會的文章,其目的就是將語言知識學習、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和文化知識學習有機結合。所以我們講授課文的第二個層次就是注重文化知識的傳達。
實例1:通過復述課文,檢查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掌握。
實例2:可以與中國的相關文化知識或者文化現象進行對比,以加深對其理解。或者與作者的切身經歷進行對比,通過學習課文,學會用西班牙語講述自己的事情。
三、思辨能力訓練
大學生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性思維是大學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在逐漸完成外語基本功訓練的同時,我們要有意識地逐漸加強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實例1:在教材中,課后作業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要求學生仿效不同人物復述課文,或評論文章的觀點,或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這類練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不僅發現問題,還要善于解決問題。教師應要求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這類練習,綜合訓練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課文教學后的課后作業
要求學生背課文,怎么檢驗學生是否背了和背的熟練程度。在實踐中,筆者總結出以下方法。
實例1:作業一——背課文。每節課有兩個課文,課文一內容較長,課文二為對話或者評論。學生可以全文背誦或者復述課文內容梗概,通過錄視頻的方式錄下來,傳到百度云平臺上,教師在家便可以檢查其完成情況。
實例2:作業二—— 單詞背誦。課上聽寫需要較長時間,課下讓學生將詞匯表亂序寫在紙上,包括動詞變位等。利用課上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默寫。寫完后教師進行批改。
實例3:作業三—— 寫感受。讓學生課后總結,經過本節課學習你學習到了哪些文化知識和啟發了你哪些思考。寫下來,下節課表達。
參考文獻:
[1]劉曉民.論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J].外語界,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