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
摘 要:當今是一個信息飛速運轉交換的社會,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將為英語教學探討新的教學模式。為了給英語教學開辟新的天地,改變如今英語教學的現狀,本文針對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談談高職英語多媒體教學,進而從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水平為出發點,分析目前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實施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闡述多媒體教學將給英語教學的優缺點,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之后,對如何處理好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之間的關系做出判斷,從而實現教學本身的取長補短,發揮自身的優越性,更好地為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服務。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多媒體教學
一、高職院校傳統英語教學現狀
因為信息技術革命的到來,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再也滿足不了現今社會的需求,而人們也更加希望能采用新的教學方式來解決傳統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因此,把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引入英語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新興的教學方式是提升英語教學方式的重要手段,現在就來具體談談傳統英語教學的問題。
(一)學生整體的英語水平不高
我國的高考制度是一個對高中生進行選拔的考試制度,文化水平高、成績優異的學生將會進入高等學府進一步學習。而那些相對來說文化基礎課較差的同學將進入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此外,高職的另一種生源是中專、技校、職業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一般都在初中三年,因而,這樣的學生可以說英語基礎不夠扎實,自身對英語詞匯量的積累也不夠,再加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不能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導致整體英語水平不高。
(二)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冗雜反復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相對陳舊,都是教師整堂地講課,沒有與學生有效地交流互動,傳統的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僅局限于課本內容,知識面不開闊,這樣不能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與當初的教學目的不相符。這種教學方式呆板、不靈活,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顯得特別枯燥和無聊。這種填鴨式生灌的教學方法實在是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的開發,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沒有成為學習的主體,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這種冗雜、反復的傳統教學方式應當摒棄和創新。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一)多媒體運用聲音、色彩、動畫來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如果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必要的,學生們就會感到厭煩。多媒體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它能從色彩中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聽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學習“番茄”這個單詞,在沒有多媒體的情況下,老師傾向于在黑板上畫一個西紅柿讓學生猜,然后告訴學生單詞的拼寫和發音,或者通過閱讀單詞的記憶。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它展示紅色、明亮的圖像,配上一幅圖片,一個接一個地彈出,還可以添加聲音和音樂,這樣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就會容易得多,記憶也會更好。即使是那些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對這一點感到好奇,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對學習英語很感興趣。隨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英語學習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興趣,才能增強自信,激發學習的內在動力,增強學生的理解效果。
(二)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對外國文化、風俗習慣和人文世故有著更加生動和直觀了解。英語學習不僅是對英語的學習,也是對文化的研究。摘要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跨文化交際日益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英語學習中,一定要有對相應的文化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些英語電影,這樣學生們就能感受到外國人的言談舉止、社交禮儀、飲食文化、風俗習慣等等。學生通過模仿、角色扮演、加深對外國文化的理解,與本土文化、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更深刻、更理性的理解。這種效果不是通過傳統的教學或閱讀來實現的。
(三)多媒體教學充實了課堂知識,豐富了課外讀物內容。一本教材往往有它的局限性,如內容不夠全面或過于枯燥等,多媒體可以彌補它的不足。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出各種資料、圖片、音樂等充實內容或使課堂內容形象生動。比如有些外國食物在中國極少見,中國學生對它們完全沒有概念,而多媒體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陷。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找到數以萬計的圖片與說明。學生馬上就有直觀的認識;再比如學生對圣誕節、萬圣節這些節日的由來及其它節日感興趣,但教材中并沒有提及。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或英文電影片段加以補充,英文原版電影中,配有中英文雙語字幕顯示,而這又比較適合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學生還可以在許可的條件下,利用課外時間獨立學習。這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生活,也拓寬了他們的視野,鞏固了他們的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需注意的事項
多媒體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在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問題,進而使英語教學達到盡善盡美。
(一)注重媒體技術而又不忽視內容教學
信息容量過大,重難點不突出。為了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往往引用大量課外知識,過分注重色彩、動畫、音響等效果,而忽略了教材的重點。課堂上大量的信息堆積,無法讓學生得到系統的、深刻的理解。對于過分華麗的課件,學生往往只注意課件本身,而忽視了學習的內容。這樣就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件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沖擊,不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而只是一種手段。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到點到為止,把學生興趣激發起來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合理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把傳統英語教學的積極性和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先進性結合起來,考慮課堂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與科學性相互補充,使多媒體教學不斷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學生在上完課后,不僅覺得開心,還能有所收獲。
(二)注重多媒體而又不忽略教學意義
對于英語學習而言,應該是應用多媒體來輔助傳統教學,而不是打著教學創新、教學改革的口號來徹底地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滿足學生對視覺的需要,這就失去了應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的作用。教師對多媒體課件技術不熟悉,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和網絡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教師在編制多媒體課件時,一定要以教學內容和要求為依據,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出發,將完美的外在形式與實用的內容有機結合,才是真正有效地輔助教學,切忌為追求視聽效果而使課件內容華而不實。同時,教師應親自創作,把自身的風格融人到課件中,既體現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讓學生易于接受。
(三)多媒體教學阻礙師生之間的交流
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的時候,老師都是在計算機前講課,很少關注學生的課堂反映,也不會關心學生是否專心聽課,從而影響了師生的交流。多媒體教學不利于師生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又是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之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機械、單純地操作電腦,應適當走動,盡量多地關注學生感知、情感方面的變化,用體態語言、面部表情及口頭提示等方式與學生交流信息,活躍課堂氣氛,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在應用了多媒體帶來的信息、優勢、作用的同時,也要充分地看到多媒體教學對我們不利。我們應該關注改革的切入點,結合我們學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探索最佳整合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創建一個開放的教學環境,通過多媒體幫助把英語課變得有趣豐富,同時又避免了重技術、輕內容的教學模式,兩者共同作用取長補短,更有效的提升英語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原月鶯.淺談高職英語多媒體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1(06).
[2]萬飛.多媒體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地位[J].新課程:上,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