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家顏
摘 要: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復習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分析、領悟動作描寫的方法,對比、感受語言描寫的魅力,品味、發掘細節描寫的內涵方面,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人物描寫,分析,對比,品味,內涵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各具形色,因而塑造人物形象就得從人物描寫入手,以揭示人物的品質。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人物描寫方法包括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細節描寫等;正面描寫包括肖像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復習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對比、品味,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結合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三篇小說——《范進中舉》《變色龍》《我的叔叔于勒》,談談筆者的引導方法。
一、分析——領悟動作描寫的方法
人物的動作描寫,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動詞。表現人物動作的動詞很多,難在用詞的精準和傳神。《范進中舉》這篇小說中,是這樣描寫胡屠戶的動作的:
胡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我這里還有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找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來,往腰里揣……
這一段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動作描寫,“攥”、“舒”、“縮”、“揣”四個動作,體現了胡屠戶見財心喜而又假意推讓的心理,諷刺意味十足;揭示的是他言語和動作的矛盾:銀子已經緊緊地攥在手里了,嘴里卻偏說不要,暴露了這個市儈嗜錢如命的本性。
“這里母子兩個,千恩萬謝。屠戶橫披著衣服,腆著肚子去了。”和文章結尾的“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中的“腆”“低”等動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寫更顯出了屠戶的貪財卑微,也反襯了范進中舉后的今非昔比。“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手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了,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這里,作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胡屠戶可笑的動作,突出了一向對范進蠻橫的胡屠戶對范進的敬畏,扯衣裳后襟時間之長,次數之多,態度之虔誠,一個趨炎附勢的勢利小人形象躍然紙上,取得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以上典型例子的分析,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動作描寫的魅力,不但加深了對胡屠戶這個粗俗勢利、趨炎附勢、嗜錢如命的市儈形象的了解,而且可以從中領悟出動作描寫的方法:
①要具體,抓住特征;②要選擇準確的動詞,寫出動作的連貫性,彰顯人物的性格;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體現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動作進行概括的或細致的描寫。
二、對比——感受語言描寫的魅力
人物的語言描寫,需要體現人物語言的具體內容;通過人物語言的對比,可以感受到語言描寫的魅力。如《范進中舉》這篇小說中,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的態度有明顯不同:
①對范進的稱呼:中舉前稱范進為“現世寶”;中舉后又稱之為“賢婿老爺”。
②說話的態度:在中舉前是訓斥(狗血噴頭);中舉后又是奉承、恭維、討好,甚至“千恩萬謝”。
③對嫁女兒的解釋:在中舉前是“倒運,錯把女兒嫁給了”;中舉后又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畢竟要嫁個老爺……”。
④對范進相貌的評價:在中舉前是“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中舉后又說“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頭那張府、周府的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
⑤對范進才學的評價:在中舉前是“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中舉后又說“才學又高”。
⑥對范進能否考中:中舉前稱范進是“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中舉后又說范進是“天上文曲星”。
⑦對范進母親(親家母)的稱呼:在中舉前稱“你那老不死的老娘”;中舉后又稱“你老太太”。
通過引導學生對以上人物語言進行對比,可以看出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通過人物語言描寫,形象地表現了胡屠戶趨炎附勢的性格。
同樣,在《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中,簡潔明快的個性語言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要不要我請你們吃牡蠣?”菲利普本是一個小職員,他的經濟地位決定了他不能成為上流社會的人物。他見到兩位太太吃牡蠣很高雅,于是產生了請女婿及女兒吃牡蠣的想法。這句話揭示了他的附庸風雅的心理。“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菲利普神態異常,說話語無倫次,表現了他內心的極度恐慌,這一生動描寫使其虛榮、勢利、自私的個性躍然紙上。“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于勒從前占過他們應得的一部分財產,而后又給了他們發財的“希望”,現在這種希望竟成了泡影,菲利普夫人終于按捺不住,舊怨新恨一起發作,其自私、勢利、刻薄、潑辣的個性畢露無遺。“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三個稱呼疊用,強調了于勒叔叔與“我”的親戚關系,表現了“我”的善良純真,反襯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冷酷。
《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的幾次變色,都是通過他與大家的幾次對話來表現的,而他見風使舵、諂上欺下的性格特點,正反映在他的話語里。如巡警說這不是將軍家的狗時,他先問:“你拿得準嗎?”聽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趕緊表態“我也知道,將軍家里都是些名貴的、純種的狗;這條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兒!毛色既不好,模樣也不中看,完全是個賤胚子。”而當廚師證實這是將軍哥哥家的狗時,“這小狗還不賴,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這家伙的手指頭!……好一條小狗……”其嘴臉變化之快,真令人瞠目。而他無恥之極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endprint
通過引導,學生從上面的三個例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語言描寫的要求:
①人物的語言要個性化,即什么樣人說什么樣的話;②人物的語言必須符合其年齡、身份、地位、職業等特征。
三、品味——發掘細節描寫的內涵
細節描寫是人物描寫的重要內容。品味細節描寫,可以發掘其中的內涵。《變色龍》這篇小說,非常注重細節描寫,六次提到赫留金的“手指頭”:
第一次,赫留金“把一個血淋淋的手指頭伸給人們看”,“那手指頭也像是一面勝利的旗幟”。這次細節暗示了手指頭變成了赫留金用來要挾狗主人的最大本錢。
第二次,“……你究竟為什么舉著那個手指頭……”這個細節,是奧楚蔑洛夫到了出事現場擠進人群后質問當事人赫留金的,表現了警官盛氣凌人的樣子和想借此大耍威風的心理。
第三次,“這畜生無緣無故就咬了我的手指頭一口。”這個細節,再次揭示了赫留金想借此要求賠償的心理。
第四次,“你那手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想得到一筆什么賠償費了。”在這時的奧楚蔑洛夫看來,手指頭儼然成為赫留金“敲竹杠”的鐵證。
第五次,“你這混蛋,把手放下來!不用把你那蠢手指頭伸出來!”這時的手指頭更是成了赫留金冒犯名種狗和將軍哥哥的鐵證。
第六次,“這小狗還不賴,怪伶俐,一口就咬破這家伙的手指頭!”這時的手指頭已變成奧楚蔑洛夫夸耀小狗“咬人”美德的好口實和媚上欺下的階梯,已成為麻木的看眾盡情譏笑赫留金的好把柄。
小說還四次寫到“軍大衣”——小說一開頭,“警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提著小包”出場。這件軍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標志,也是他裝腔作勢,用以嚇人的工具。作者以此交代了警官奧楚蔑洛夫的身份,勾畫了一個外表嚴肅、威風凜凜的沙皇警犬形象。第二次是奧楚蔑洛夫叫跟著他的巡警幫他“把大衣脫下來”。這個細節,既揭示了他因判錯了“案子”猛吃一驚,渾身燥熱的恐懼心理,也表現了他想借此為自己的再次“變色”爭取時間的狡猾,還刻畫了他時時不忘擺臭“官”架子的丑陋性格。第三次是奧楚蔑洛夫又叫跟著他的巡警給他“穿上大衣”,這個細節表現了他心冷膽寒,想借此掩蓋他剛才辱罵了狗的主人后內心產生的更深一層的膽怯。小說結尾,奧楚蔑洛夫訓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緊大衣……徑直走了。”這個細節在結構上前后呼應,在內容上勾畫出一個色厲內荏、見風使舵的警犬形象,進一步表達了諷刺之意。
通過引導品味,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傳神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使讀者如見其人,深化了對人物的塑造。
在上復習課的時候,筆者借鑒“群文閱讀”的形式和方法,引導學生復習、回味《范進中舉》《變色龍》《我的叔叔于勒》這三篇小說,進而總結出人物描寫的方法:
①仔細觀察生活,捕捉生活瞬間;
②選用典型細節,真實地再現情景;
③精心錘煉語言,巧妙運用修辭;
④運用聯想、想象,細致刻畫人物,反映人物的不同遭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