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之一,但是由于教師對閱讀教學重視不足,或是文本內容缺乏吸引力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對于文本閱讀缺乏足夠的興趣,也就無法實現閱讀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培養的重視,并以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為手段,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閱讀中,在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實現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本閱讀;興趣;教學策略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個人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小學階段則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但是小學生缺乏自制力,如果教師采用硬性要求強迫學生閱讀,則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興趣為導向的文本閱讀教學,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開展多種閱讀活動,帶給學生愉快的閱讀體驗,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文章在分析小學文本閱讀現狀基礎上,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文本閱讀現狀
1. 教師對閱讀教學的重視不足
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僅關注學生對基礎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則缺乏應有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閱讀課被大量占用,學生缺乏閱讀的環境和條件,閱讀興趣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尤其是在一些鄉鎮或農村小學,教師教學觀念相對落后,加上學?;A設施和圖書資源的限制,小學文本閱讀沒有得到高質量地開展。
2. 缺乏閱讀指導,學生閱讀興趣不高
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薄弱,理解能力有限,即便是學校有豐富的圖書資源,真正能夠適合于學生閱讀的圖書卻相對較少。語文教師應當承擔起為學生挑選合適文本材料的責任,為學生提供符合他們理解水平和閱讀興趣的文本材料。但是部分語文教師忽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圖書資源,讓學生根據興趣自行挑選和閱讀。這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生的閱讀水平也得不到提升。
二、 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1. 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若是教師無法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僅重視教師的教學行為,忽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感受,是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的,也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在文本閱讀中的參與度,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最終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2.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的能力,為小學生后續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閱讀興趣的培養還是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多任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還要注重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例如如何科學挑選閱讀文本、如何提高閱讀效果等,學生只有綜合掌握閱讀技巧,才能為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三、 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1. 創設和諧的閱讀氛圍
和諧輕松的閱讀氛圍,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必要環境。教師要注重轉換個人角色,由班級“管理者”成為學生的朋友,在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后,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從學生角度創設閱讀氛圍。另外,通過以往的教學經驗也可以發現,在不同的閱讀氛圍下,學生的情感也會發生變化,對于提高閱讀效果也起到了積極的幫助。例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進行一遍范讀,讓學生對課文的基本內容和思想情感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然后給學生留出3-5分鐘的時間進行朗讀,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也會被文章內容所感染,激發閱讀興趣。
2. 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近年來,多媒體在小學教學中得到了推廣應用,由于多媒體能夠將原本靜態的知識動態地展示出來,因此吸引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好的幫助。語文教師也可以將多媒體與文本閱讀相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達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效果。尤其是對于一些景物、動物描述類的文章,由于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因此對文章中所描述的景物、動物可能沒有詳細地了解,在閱讀過程中會存在很大疑惑。例如在閱讀《珍珠鳥》這篇課文時,許多學生沒有見過“珍珠鳥”,因此在閱讀時缺乏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珍珠鳥的圖片或視頻,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了解到珍珠鳥的可愛和美麗,進而能夠帶著興趣去閱讀。
3. 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
組織開展多種趣味的閱讀活動,也能夠讓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體會文本閱讀帶來的樂趣。例如以班級為單位,要求每個學生輪流在班會上談一談自己的閱讀心得,或是向其他學生推薦一本自己最喜歡的讀物等。還可以由學校組織讀書比賽,學生可以上臺朗讀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并由語文教師擔任評委,給學生的閱讀表現打分。為了激發學生對閱讀比賽的參與積極性,還可以設置一定的物質獎勵,例如一等獎獎勵鋼筆、二等獎獎勵筆記本等。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能夠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有積極的影響。
四、 結語
閱讀能力不僅對于豐富學生的見聞、拓展學生的視野有幫助,而且當一個人養成閱讀習慣后,還會起到陶冶個人情操、實現綜合發展的作用。教師一方面要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又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注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進而實現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春華.小學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反思——如何培養二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11):45-45.
[2]宋沂.海島農村小學語文“低—中”銜接課內文本閱讀——教學目標設計與實踐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3):131-133.
作者簡介:
于康寧,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