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斌+??
摘 要:長期以來,學困生都是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的重點。學困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的消極學業情緒,這不僅影響著其個人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而且這些消極情緒在學生中的蔓延還會阻礙初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本文立足于學困生的學業情緒,首先介紹了學困生學業情緒的特點,然后重點探究了轉變學困生學業情緒的方法。
關鍵詞:消極學業情緒;學困生;初中;語文
一、 引言
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如何轉變學困生的學業情緒也是初中語文教師一直以來非常頭疼的問題。因此,對如何科學對待學困生的學業情緒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特點
與一般學生相比較而言,初中語文學困生,無論是在學習狀態上,還是在學習成績上都存在明顯區別,其中學業情緒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其特點如下:
1. 缺乏語文學習興趣
語文屬于一門語言學科,語文的教學要定位在合適的情景和語言交流中,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語文是一門積累學科,語文學習需要學生日常學習中的積累以及一定的學科基礎,然而,絕大多數學困生對語文課堂不感興趣,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記憶和積累的知識太少,以至于他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久而久之,學困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會越來越不理想,進而導致惡性循環。
2. 語文測試時心態不佳
對于大部分初中語文學困生,語文知識積累少,發音的不標準,語言表達能力弱,使得他們對自己語文學習缺乏信心,因此,在面對語文學業測試時會緊張不安,很難做到以平常心對待,或者無法將平常所學的零碎知識融會貫通在一起,從而對學困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不良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從學生心理的角度出發,多給學困生以鼓勵,幫助學困生重新建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的學習狀態得到有效的改善。
3. 高年級學困生消極學業情緒更嚴重
初中語文學困生消極情緒的狀態和程度往往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更加嚴重,語文學習的積極情緒逐漸下降。八年級是初中語文學習的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八年級學困生的關注,增強與學困生之間的交流,引導學困生逐漸消除消極情緒,提升積極情緒。
三、 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轉變的有效方法
1. 增強學困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很多學困生將自己語文學習成績不佳的原因歸結于天生的,認為自己無論怎么努力也不會學好語文,這種消極的學業情緒會直接導致學困生在語文學習中缺乏自信心和動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給予學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以及鼓勵和引導,幫助學困生增強自信心。比如,在教學活動中安排一些學生在黑板上默寫課文內容的時候,可以安排學困生當“小教師”來對同學的默寫內容進行修改,這樣為學困生提供了更多參與教學、展示自我的機會,有效地增強了他們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在每次語文測驗結束后,對有進步的學困生,即使是很小的進步,教師都要提出表揚,從而幫助他們逐漸建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再比如,在講授《春》這篇課文的時候,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春是什么樣子的;另一方面將自己心中與春有關的情感故事或者情感感言書寫出來,教師給予指導如何用詞,如何用句和如何采用修辭手法等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這份對“春”的獨特情感。
2. 激發學困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很多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消極學業情緒嚴重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學困生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甚至對語文學習具有厭倦和抵觸心理。因此,教師應該從增強學困生語文學習熱情和興趣的方面入手,轉變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多增加一些互動環節,比如在講授《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讓個別學困生參與其中,這樣不僅能夠增強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使他們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有效激發。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現代先進教學設備的應用,比如,在講授《智取生辰綱》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影視視頻,從而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使他們逐漸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3. 抓住學困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對于語文學困生的教學工作而言,顯得尤為重要。針對語文學習具有厭倦情緒的學困生,教師應該注重他們學習興趣的激發;對于情緒焦慮的學生,教師應該加強與他們的交流與溝通,引導和鼓勵他們重建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而對于注意力不集中、懶惰的學困生,教師應該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加強與他們的互動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入例子和案例時,也應該根據年級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相應的難度,否則極可能導致學生跟不上,使他們的負面情緒不減反漲。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學困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高、面對考試時心態不佳、年級越高消極學業情緒越嚴重的特點。初中語文教師要想轉變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就應該增強他們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學習熱情和興趣,并實施因材施教。通過多媒體等新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和培養學困生的個性和實踐創新,深入對學困生的了解與認識,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和交流方式,書寫心中的感情對話,指導他們通過詞語和句子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漸幫助學困生走出消極情緒的影響,使初中語文教學真正能夠帶動學困生的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薛輝,程思敏.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3(3):52-58.
[2]何松茂.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3):108-108.
[3]薛輝,程思傲. 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研究[J]. 教育科學研究,2013,(03):52-58.
[4]鄭興才. 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4,(18):210.
作者簡介:王志斌,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長城鎮九年制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