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和教育體制改革都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小學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成為其教學的重中之重。構建活躍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充分吸收課堂內容已成為語文老師的教學重點。本文就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意義進行說明,提出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 引言
科教興國是我國現階段的偉大戰略,在此戰略下教育事業欣欣向榮,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關注度與日俱增,課堂有效性作為關注的焦點引起了重大反響。在新課程目標中,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不斷被推廣,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來展現課堂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結合當前教育現狀來看,課堂有效性目標是教育長期的話題,提高課堂有效性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
二、 重要意義
(一) 減輕負擔
當前教育對學生的培養多注重素質的提升,新課標也要求對學生減負。在此種情況下,實現學生減負唯有提高課堂質量,增強教學有效性,使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在其中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無論是課程內容的導入還是課堂教學的方法都要進行精心設計,進而達到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目標,使課堂教學得到大幅度的優化,促使學生輕松學習,快樂成長。
(二) 提高效率
教學質量的提高與課堂有效性息息相關,二者是正相關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來說,二者是統一的。在此理念的影響下,教師不僅要對教學的進度進行合理掌控,還要對教學難點進行分析,找出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精心的備課來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中,采用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度和理解能力,進而使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培養。
三、 有效策略
(一) 活躍課堂,激發學生積極性
課堂氣氛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很大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課堂氣氛的營造。通過各種方式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學生學習的依從性和配合度,摒棄以往教師為主的觀念,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對課堂內容進行導入時采用新穎的方式,比如在對《沉香救母》這篇課文進行學習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對此動畫影片的片段進行播放,再由學生對此片段進行講解。一方面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為課堂奠定出一個活躍的基調,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使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二) 加強互動,吸引學生注意力
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還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教師在其中起到的是引導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開拓創新的能力。例如在對古詩《望廬山瀑布》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分組朗讀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比賽,激發學生的求勝欲,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來展開競賽,比賽內容為背誦,哪組背誦人數最多則為獲勝,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去黑板上默寫的方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講解詩意,加深理解。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中的投入度和配合度就大大的提升,教學效率也會隨之提升。
(三) 明確目標,建立任務式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前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是實現課堂有效性的前提,通過該目標,對課程的導入進行精心的設計,在課堂中以各種新穎有趣的表現形式來使教學目標得以達到。除此之外還應建立任務式教學,將任務分配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去完成,可以通過“今天,我是小老師”的形式,抽出課堂的一部分時間讓學生上講臺進行講解,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分析,為教學目標的設置提供參考,在其中還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時,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不僅要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還要使目標體現出一定的遞進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受益良多,進而使教學有效性得以實現。
(四) 優化課堂,增添課堂表現力
課堂的建立對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各位教師應摒棄以往陳舊的課堂模式,通過對各種教具和多媒體的使用,使教學內容更具表現力和吸引力,進而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動力。除此之外在課堂上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問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創建情境教學模式,調動學習較差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對《狐貍與烏鴉》這篇課文進行教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由一個學生扮演烏鴉,一個學生扮演狐貍,再由一個學生來當旁白,這種情境式教學能夠使學生深入課文。一組學生表演完畢后,再由另外一組學生進行表演,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除此之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進而讓全體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刻解讀,使課堂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
(五) 深化拓展,鞏固知識理架構
知識的學習是一個不斷鞏固的過程,教師在對語文進行教學時不僅要注重當前課堂的有效性,還要注重整個語文知識結構的構建,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綜合發展。在課堂中穿插一些拓展練習,增強學生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學習習慣,加強拓展使學生的創新潛力得到激發,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引導下不斷探索,小學語文教學要明確課程任務目標,創新課堂表現形式,加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度,培養其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進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使課堂教學的有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
參考文獻:
[1]李秀華.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8):75-75.
[2]李鳳敏.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7(8):173-173.
[3]黃國幫.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071-071.
[4]游永泰.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進行提高[J].課外語文:下, 2015(12):116-116.
作者簡介:朱倩,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臨湖第一中心小學。endprint